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3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185篇 |
专业分类
20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88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301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人格坚韧性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韧性是一丛能够保护个体免于应激伤害的人格特质,包括承诺.控制和挑战三部分内容。KobaSa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坚韧性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用以解释坚韧性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随后的许多研究证实了坚韧性对于健康的主效应,但是坚韧性的调节作用未能得到良好的支持。最后,文章对坚韧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2.
个体自身内在行为变异(个体在不同情境中行为的变化)蕴含着有关个体特征的大量信息,并且具有时间稳定性。这种稳定的变化模式被称为个体的“行为识别标志”,它刻画了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和独特性。相对于特质范式的静止性和流于现象学描述而言,自身内在变异规律可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格的内在机制和动力过程。作者以模拟情境研究为例,介绍了人格学家在使用系统化、数量化方法揭示上述内在机制和动力过程方面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3.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此美善相乐…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黑格尔在本体论意义上把握人格,并将自由视为人格的本质规定。法权人格、道德人格、伦理人格既是自由人格生长的三个阶段,也是自由人格存在的三种样式。平等法权与内在超越性道德精神,只有在客观的伦理关系及其秩序中才能成为现实,人在自由的伦理关系及其秩序中才能真正成为自由的存在者。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在威廉姆斯(B.Williams)看来,苏格拉底问题是道德哲学最好的出发点,它要优于‘我们应当做什么’或‘我们怎样才能是善的’甚或‘我们如何才能幸福’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已经预设了太多的东西,而人们又总是很难在这些所预设的东西上达成一致。(Williams,p.4)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了在当代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研究中充满混乱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