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有明一代正、续《道藏》编修甫成,道教曾出现“中兴”局面。祖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相继领衔编修《道藏》,既综括各派道书,也使各道派凝合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其后未久,全真龙门派“中兴之祖”王常月公开传戒,开创出道门中兴局面。“中兴”的含义,不仅仅在于道教的文化精神重新激扬起来,而且还在于道教作为一种根源于社会生活的文化形式,经过理念的升华后重新走入生活,成为可资借鉴、可供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正是以公开传戒推动教务改革的真正含义。历史地看,编修《道藏》与道门中兴,似乎具有…  相似文献   
632.
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它深刻揭示了教育科学中的普适性、超时代性的一般规律 ,与现代终身教育理论具有相通相融的科学理念。但由于缺乏对普通民众的真挚的人文关怀情感和现代社会的自由民主平等理念 ,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发展面前遇到了困境。然而 ,由于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缺陷 ,这就给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中发挥作用带来了契机与可能  相似文献   
633.
赵璧如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2):F003-F003
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我国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34.
《逻辑学研究》2011,(2):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635.
《逻辑学研究》2009,(2):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636.
637.
《心理学报》2012,(10):1421
《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1956年创刊,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相似文献   
638.
王曾善(1903-1961)先生是中土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位先驱性人物。他出生于一个回民世家,毕业于燕京大学。在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仰慕凯末尔领导的民族独立战争,从而于1926-1930年到伊斯坦布尔大学求学。1938年又率领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再到土耳其,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王曾善一方面进行回教的相关翻译和研究,一方面又参与到国民党的政治中。1955年,他再度携家人来到土耳其,一边在伊斯坦布尔大学教书和研究,一边经营着一家中餐馆。在伊斯坦布尔期间,他得以接待不同的人物,在政界、学界、教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经验成为了处理内政外交的重要资源,他是今天回顾中土人文交往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639.
海波 《佛教文化》2009,(2):101-103
临终关怀是在当代人文关怀思潮影响下于西方率先兴起的新事物,是一种以对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反思为理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医疗模式。临终关怀以全球癌症发病率的持续升高和世界人口呈老龄化趋势为直接刺激因素而产生,现在这项事业在世界各国正如火如茶地展开,造福了无数家庭和个人。临终关怀自产生至今不到半个世纪,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在各方面都有待于完善和成熟。实际上,临终关怀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古老的传统文化,在佛教里面我们可以找到和现代临终关怀相媲美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640.
邢子  桑吉 《佛教文化》2009,(5):123-124
本刊讯 2009年9月1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宗教系主办,山东阳谷海会寺佛教文化研究所承办,山东淄川普照寺、山东淄博博苑宾馆协办的“倓虚大师在近现代佛教史上地位”座谈会在山东淄博博苑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