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21.

抑郁症的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二者各有其优势,但也都存在困境,哲学践行或可成为抑郁症的第三种治疗路径。哲学践行的咨询过程与心理咨询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本质区别,即前提预设不同、咨访关系不同、采取的方法路径不同以及核心理念不同等。哲学践行者通过“苏格拉底”式对话帮助精神正常的来访者找到其问题的症结,修正原信念,建立新信念,从而走出抑郁阴霾。“人文治疗”应贯穿医学治疗的整个过程,哲学践行属于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咨询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822.

绘画与医学的关系源远流长,绘画的医学功能与价值是一种历史赋予和医学文化的积淀,医学发展史是一部医学与绘画的关系史,从认知模式演变的角度看,图像与医学的关系大有覆盖绘画与医学关系的演化趋势。从柏拉图到笛卡尔,身心二元论从思想萌发到“我思故我在”第一哲学原则的确立,构成近现代医学中人的身心分离的形而上学根源。现象学、诠释学等重新定义了“我们与抽象的科学”之间的关系,力求建立一个新的超越身心二元论的理论框架。医学叙事是借助现象学对具身性主体的哲学解释及由此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有效延展医学叙事的历史。

  相似文献   
823.

医患身体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体性医学的反思,是在身体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学术研究成果,是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在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的展现。当下医患关系中的各种问题的根脉深藏在医患身体主体间性之中。医患身体主体间性实然状态的体现是:医患身体主体间性维度的裂解、医患身体主体平等的相对性、医患身体主体差异的绝对性和医患诊疗活动涉身的选择性。医患身体主体间性应然状态希冀是:“双手共现”的医患身体主体间性、医患身体主体间性促进医患共同决策、导向医患共识和增强医患共情。

  相似文献   
824.

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脆弱性就随之诞生。在伦理学领域,脆弱性通常可以分为特殊脆弱性和普遍脆弱性。基于对“脆弱群体和个人”进行识别的务实取向,特殊脆弱性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体现为形容词“vulnerable”,具有特殊的、相对的、偶然的和临时的特征。基于对“人类普遍生存境况”进行关怀的整体取向,普遍脆弱性在哲学领域体现为名词“vulnerability”,具有普遍的、绝对的、必然的和永久的特征。相对于特殊脆弱性而言,建立在普遍脆弱性基础之上的人类学脆弱性概念有助于在多元社会中的道德陌生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全球生命伦理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25.
奥利金     
李亚丁 《天风》1997,(6):42-43
奥利金(又译俄利根)是古代东方教会最为著名的教父,亚历山大学派的主要代表。在早期东西方教会众教父中,他是最有影响的一位,他的思想为后世基督教神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教父和圣徒都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他,有“众圣之师”之美誉。在教会历史上。  相似文献   
826.
礼拜真主的真正意义张迁穆斯林每天有五次礼拜的义务,其主要意义就在于礼拜不单纯是祈福祛祸、渴望赦免、企盼恩赐的仪式,也不同于我国古代的祭祀。它是最集中的体现伊斯兰教信仰哲学的具体表现。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这是不以人的思维判断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827.
本文根据施特劳斯的研究来揭示最初的古典哲人的虔敬与人格神的互动,阐明虔敬与哲学、对他人的爱与理论生活是并行不悖的,并分析了古典哲人的虔敬与城邦的传统虔敬之差异。  相似文献   
828.
《学海》2016,(6):69-77
1932年发表三卷本《哲学》之后,雅斯贝尔斯便着手阐明哲学逻辑学。他的鸿篇巨著《论真理:哲学逻辑学第一卷》(1947)不单单是知性逻辑学,而是现实生存的人的全部逻辑学。这部作品从对"时代的真理"的简要反思入手:真理不是占有,而是道路。真理"生成于思维与生活的相互交融中"。在真理之路上,人想成为他自身,他把这个永恒的、远离现实的思维经验为一种违反其本性的东西。因为思维的真理性仅仅在于"它发生在时代中,并且与生活本身的历史现实性固结在一起"。对这一哲学逻辑学,雅斯贝尔斯时而称之为"基本思想"、"基本知识"、"第一哲学",时而称之为大全样式的哲学或者用其自创的术语称之为"大全论"(Periechontologie)。对于他来说,大全论这一基本思想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说明了真正的哲学思维的意义:人类正是通过参与大全存在,亦即通过参与出于起源的生活而走向人类自身。在此,他追踪一种三个层次的工作概念:第一层次对逻辑学史的分离过程进行描述;第二层次对这一过程进行概要性地综合;第三层次对理论的、意识形态的和科学个别定理进行批判。雅斯贝尔斯哲学逻辑学的核心思想是"大全论",即大全诸样式的学说。雅斯贝尔斯率先把人格发展这一动态过程加以主题化,从而使业已丧失殆尽的一种有区别的德国哲学重新归于生效。根据雅斯贝尔斯的观点,理性属于人格发展的动态方面,它与归入合理层面的知性截然相反。理性是共同的生活和追求统一的意志,它把不同的现实层面和心理基本功能联合在一起。在此意义上,理性不仅是哲学逻辑学的源泉,也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  相似文献   
829.
包兆会 《天风》2016,(11):46-47
正徐宗泽(1886-1947),字润农,教名若瑟,生于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蟠龙镇,是徐光启第十二世孙。他是近代卓有成就的中国天主教史研究专家,是中国天主教本土化运动众金支持者中的一名实践者,著有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多部论著。他是近代卓有成就的中国天主教史研究专家,出版了《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等著作。他还是中国天主教本土化运动众多支持者中的一名实践者。他也是一位博学  相似文献   
830.
张能 《世界哲学》2016,(1):71-79
不同于传统哲学将哲学规定为静观、沉思和沟通,德勒兹认为,哲学就是创造概念。德勒兹的哲学包含三个概念要素:"内在性平面"、"概念性人物"和"概念",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哲学创造概念既不能脱离"内在性平面",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创造者即"概念性人物"而孤立存在。德勒兹的概念创造性哲学是作为生命提升自身的力量而被规定的,即哲学总是关系到生命思想的提升,而这些创造的哲学概念向我们敞开了思想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