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徐学文 《天风》1995,(12):43-44
甲:看,这是什么亮光?把黑暗的大地照得如此明亮。 乙: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样悦耳动听。 甲: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乙:救主耶稣今夜降生了! 合:慈爱的神啊!  相似文献   
352.
杨涯人 《哲学研究》2012,(10):20-25
<正>在马克思的德文版原著中,"人性"一词用"Die Humahitat"表示,意指与动物相比较而言人的属性,还有"仁爱"、"人道"的含义;"人的本质"一词用"Das Wesendes Menchns"表示,意指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或根本性质。马克思在对现实的批判中,在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过程中论及人性和人的本质,并有针对性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是我们解读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性范畴和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53.
中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带动了住宅建设和社区规划设计的发展。现代人从生存意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环境意识的思维变化也对社区的整体环境质量提出了要求。诗意家园的营造,要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原则,结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充分考虑社区景观艺术设计的要素,把景观设计贯穿于整个社区规划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354.
《中国宗教》2020,(3):44-45
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要组织保障和重要依靠力量。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民宗局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导"的工作要求,对照今年2月份施行的《宗教团体管理办法》规定,通过思想引领、梯队培养、制度规范、社会适应、真情关爱,指导宗教团体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打造“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宗教管理团队,为确保全市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55.
感谢天主!因着他的恩宠,使我得以成为今日的我。经过教会这么多年来的信仰培育,我深深地体会到基督的爱是何等得长阔高深。信仰给了我勇气,使我在人事的磨难与挑战中去接受天主所给予的种种,因为我知道我所信赖的是谁。虽然我身上仍然有不少人性的弱点,需要不断地抛弃旧我,但我有信心使自己不  相似文献   
356.
357.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作为我国教育方针所规定的重要内容,在美学课教学中应积极贯彻和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合理地界定审美教育的内涵,处理好审美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以美的形象不断提升受教者的人格境界,培养受教者完满的人性。  相似文献   
358.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5),这是耶稣升天前托付给天主教会的神圣使命,也是基督不断地向每一位信徒发出呼唤。那么,我们怎样去履行这一使命呢?是抱着出世还是入世的心态去福传呢?关于出世或入世观念的论辩,不因梵二后的今天而淡化。对梵二精神知之不多,而生存于特殊环境中的中国天主教会更需要明辨的主题。虽然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绪言中开诚布公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亦是基督徒的喜乐与期望,愁苦和焦虑。凡属于人类的种种,在基督徒心灵深处,莫不有所反映……因此,教会深深感到自身和人类及其历史,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59.
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幼儿画的非常整齐。第二组画的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像一棵树。第一组作品是孩子在教师示范下一步一步画的,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人性”;第二组作品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孩子心中的树,每一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然而,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追求更有把握的顺利开展活动,会因“求稳”而采用前一种教法,但这样处理后又常常会感到缺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360.
论荀子“隆礼至法”的礼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荀子的人性论是其礼法观的理论基础,其礼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就是在强调“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忽略“法”的作用,即主张礼法并重--“隆礼至法”.荀子的这种礼法并重的礼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要关系,特别是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关系,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