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37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在具体分析孔子人性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区分原始人性与现实人性.孔子并没有明确界定原始人性的善恶,但是他认为一小部分人的品性极善、资质很高;另一部分人的品性不好、资质愚钝;此外,绝大部分人属于"中人",这部分人之间的本性差不多,孔子没有作出明确的善恶判断.孔子认为现实人性包含有对名利富贵的欲望,但是名利富贵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并且欲望不能过度,纵欲是人性变坏的主要原因.此外,统治者的乱政是导致人性变坏的外部原因.所以他又主张通过礼法来约束欲望.  相似文献   
342.
天主照自己的肖像及按自己的模样造了人(创1:26—27),所以人是天主的肖像。依照咏8作者的意思,人的尊贵即在此。古巴比伦人也以为世人相似神明。不过,按照圣经的记述,人相似天主,犹如儿子相似自己的父亲(创5:1;5:3)。儿子由他的父亲获得了人性,所以肖似父亲,人也从天主那里获得了一种  相似文献   
343.
哈奇森认为,道德的根源不会来自外在于人的外在自然,也不会来自人的理性、知识、最高者的条律以及利益,只会来自人的情感。作为道德判断的对象,情感构成了道德判断的起点;在道德判断过程中,以情感为基础的道德感官是唯一的判断依据;作为道德判断的结果,对人的情感以及受到情感推动的行为的激发是道德判断的唯一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344.
"中医"和"西医"既指称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也指称相应的知识承栽者.作为"知识人","西医"往往囿于知识规范而难以理解"中医",但在"知识"之外又能够实践"中医"原则.以基于原创性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矫治"知识"带来的"缺陷",使之回归整体性的生命观,可能是"中医社会"对"西医社会"的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345.
可以说,自有哲学以来,凡是讨论到人,讨论到人的本性的学说,无不首先必须说明他们所说的人,到底是现实物质的人,还是以某种以纯粹精神为其本性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解答,构成了哲学史上论争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简单梳理历史上基于人性问题而展开的若干争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西方主导思维方法即其哲学方法论在深层次上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346.
人类与癌症的关系,19世纪是"躲避",20世纪是"征服",21世纪则是"博弈"."博弈"涉及到整个治疗思路的调整.肿瘤发病中个性及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故人文关爱及心理干预是肿瘤临诊之关键.关于癌症的知情同意,提出了适当告知原则:适当时间(一般3个月)、以适当方式、告知适当部分;并强调首先是要激励患者活下去!救人比治病重要;故第一步是"救心",即患者心理危机的纠治.针对癌症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进行分析介绍,并交流30多年来的具体经验与技巧.  相似文献   
347.
信仰生活的实质就是效法基督,而效法基督的核心就是效法基督的超性之爱——这也正是一个爱主灵毕生应该致力专务的神业功课——因为基督的超性之爱与世俗的本性之爱有着天壤之别,而信仰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本性之爱升华为超性之爱。但这种爱的转化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轻而易举的完成,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学习和实践,是非常复杂、艰巨而漫长的。  相似文献   
348.
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过程,实际上是来访与辅导共同探寻、建立并达到辅导与治疗的目标的过程。由于人们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解不同,对其目标的设立也各不相同,而这些差异根本上取决于不同的人性观。高校心理辅导应注重将终极目标确立在来访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之上。  相似文献   
349.
圣母的遗训     
圣母是耶稣的母亲。耶稣是天主子降生成人、代人是赎罪的救主,由圣母取得了人性,当他受苦受难时,圣母在精神上分担了耶稣的痛苦。圣经上记载:耶稣在加尔瓦略山被钉时,圣母在旁痛苦的陪伴着;耶稣被悬在十字架上数小时的痛苦不堪时,圣母站在十字架下与耶稣一起痛苦悲伤;耶稣死后圣尸被卸下时,圣母接抱在怀中,哀伤万分。  相似文献   
350.
道德教育的人性假设包括三个判断,分别形成道德教育的本体论、目的论与方法论,三个判断之阃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道德教育理论的转换,往往从人性假设的转型开始.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理论,应该在唯物史观视野中建构人性假设,并以此为基础,型构符合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