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01.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俊人 《现代哲学》2003,(2):46-50,58
四、人性与人的道德潜能如果说,将利益与互利作为人类道德的客观基础,实际隐含着一种消极的人性理解,即设定:人本性自私,只是因为自利最大化的主观要求或欲望只能通过互利的社会契约机制才能实现,因而互利便具有一种基本的道德理性意义;那么,对人性的积极理解就可以被看作是对人类道德之主体基础的探究,即设定:人性本善,而  相似文献   
302.
张蕊青 《学海》2003,(5):161-163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 ,是清乾嘉时代一位向往自由、富有个性的文人知识分子。他生性浪漫 ,热爱艺术 ,忠于爱情 ,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他以一种特殊的小说形式和朴素的文词、真挚的情感 ,记叙了自己的家庭日常生活和各地浪游的所见所闻 ,大胆表达了悲欢离合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思想内容上 ,沈复可以说是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人物之一 ;艺术手法上 ,《浮生六记》的问世 ,预示着中国小说革新的到来  相似文献   
303.
304.
管理与伦理的互动价值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与伦理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们都建立在对人性做了善的价值评判这一共同基础之上 ,并都具有协调关系以形成秩序这一共同的价值指向。管理与伦理是相互涵包的关系 ,即管理之中有伦理 ,伦理具有特殊的管理功能 ,这种关系为管理与伦理具有双向互动的价值提供了可能。管理对于伦理来说 ,可以为伦理奠定基础 ,调节伦理生活 ,建构伦理秩序 ,推动伦理更新 ;伦理对于管理来说 ,具有调节—整合、认识—评价、教育—改造、激励—升华等价值。  相似文献   
305.
道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航 《世界哲学》2004,(6):73-83,92
绝大部分伦理学理论都面临其在现实世界中无效的困境,这由伦理学的理论性质本身所造成.人们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不是通过伦理学,而是通过许多其它不同的途径来获得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06.
尤尼斯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尼斯等人关于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观强调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经验对其道德发展的持久影响,认为社会参与活动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人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这种尊重的品质。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观是对艾里克森和柯尔伯格理论的继承和超越,但有关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7.
抗SARS中若干价值观的一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情境性故事投射法.以抗SARS为背景编撰关于公正、关爱、公众、敬业、宽容诸价值观念为主题的五个情境故事为刺激材料,以427名大学生和职业青年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他们在与抗SARS有关的上述五个价值观念上的反应倾向及其积极性反应倾向在个体、社会、原则三水平理由上的特点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308.
论法官的角色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官的角色伦理研究是一个有别于法官职业道德研究的理论视角。法官是一个角色丛 ,包括了官员和司法者二重基本角色 ,所以 ,法官的角色伦理不只是对其作为一个职业者的规范 ,而是二重角色规范的综合体 ,它反映了社会对法官的综合道德评价。作为“官”的角色 ,它被赋予的特殊道德要求是公仆意识、廉洁和公正 ;作为司法者 ,其特殊的职业伦理是刚毅、谨慎和勤勉。法官角色伦理建设是以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统一为人性假设前提的 ,其基本思路是立足于制度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适度进行奖惩。总之 ,一个有别于法官职业道德的理论视角 ,对于法官的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09.
人未到场的生态伦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围绕着自然物有无道德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它们观点的不可公度性 ,表明生态伦理学自身发生了严重的形上学危机。导致这种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 :在没有确立“人是什么”的前提下 ,就展开了人与价值的争论 ,致使生态伦理学研究出现了人的空场。生态伦理的形上学基础 ,不是自然物有无道德地位 ,而是人之为人。人惟有首先成为保护自然环境的人 ,拥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性 ,他才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310.
《孟子》中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对话。过去学者们大多站在儒家立场上评论他们之间的观点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这场对话表明在人性问题上告子与孟子的差别最为明显,有的学者认为告子与孟子的人性学说不在一个层次,有的学者暗示告子悟性不足,未能理解孟子的思想。但是至今尚未有人对告子的论述作出连贯、系统的解释。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和辨析告子与孟子的对话,澄清他们的概念与譬喻的含义,会发现告子对于人性的表述是一个层层递进、内在统一的论证体系。虽然告子与孟子的人性学说不相一致,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从双方论辩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告子都是孟子的一个合适的对话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