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37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异化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原因人的本性被压抑、破坏、丧失的状态。对人性的理解会影响到对异化的内涵的规定。从存在论的角度而言,人性是多层次的。人不但具有动物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理性的一面;人不仅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且还是具有道德本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2.
王宜 《中国宗教》2018,(3):83-85
2012年9月,爱德基金会与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合作开启“爱德国际仁谷项目”,经过五年的发展,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爱德国际仁谷项目”已经发展成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型机构,拥有100余人的跨专业团队。南京的林爷爷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和老伴秦奶奶拍摄一组婚纱照,弥补一下年轻时候的缺憾。他们没想到这个心愿在爱德仁谷颐养院里实现了。一大早,特邀的化妆师、摄影师,  相似文献   
183.
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哲学假设,在心理咨询和资料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在回答什么是人性和人性观的基础上,总结出人性观所应回答的基本问题,依据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辅导流派对人性观基本问题所作的回答,剖析了三大流派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184.
在批判理学的同时,早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截然二分,并在对天命之性依赖于气质之性的强调中,将气质之性说成是人性的全部内容.同时他们坚持气质皆善,反对气质有恶说.这些构成了人性一元论,并使以欲、利、私为核心的物质欲望和功利追求成为气质之性的具体内容.这是对人之自然本性的还原.同时,鉴于欲、利、私与生俱来、天然合理,早期启蒙思想家强调道德与物质追求的密切相关,进而对道德的属性和功能予以重新定位.这些带动了理欲、义利和公私关系的变革,在价值观上流露出不同于以往的重欲、贵利和尚私等新动向,同时使理学丧失了"杀人"的能力.早期启蒙思想家对理学的批判有积极意义,却陷入了另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185.
揭示人性有哲学、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等多重维度,但从道德上考究人性即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是主流;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人性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人性的问题,决定道德的利益不过是人性的体现,而人性的善恶又以利益的取舍为标准,如果我们认同由伦理入道德的分析进路,那么人性就构成道德的"第二土壤";但人性又是欲望与情感的总和,利益只不过是人的欲望的现实化,就此而言,人性又构成道德的"第一土壤";因此,基于真实人性的道德学应该破除人性要素的二元对立思维,从人性的完整性、客观性出发,为正当与善提供坚实的人性基础,为"完整的人"和"自由的人"的实现提供道义支撑,真正使道德成为人的道德,而不是道德异化。  相似文献   
186.
叶小文 《法音》2007,(11):11-12
我与朴老交往颇多,对朴老仰之弥高,朴老对我关爱有加。朴老虽已离我们远去,却总感音容笑貌宛在,哲人风范长存。他爱国爱教的崇高情怀,谦和淡泊的儒雅气度,博施济众的仁者风范,正直刚毅的铮铮铁骨,勇猛精进的无畏精神,令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  相似文献   
187.
基于Perkins(2010)的自然关爱量表进行中国儿童版的修订。以城市儿童为研究群体对初始量表进行项目分析(N=313)以及信效度检验(N=464)。修订后的量表包含13个项目;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呈现一维结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总分重测信度处于可接受的水平,且与生态世界观和亲自然体验均显著正相关。量表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中国儿童群体(9~13岁)的自然情感联结测量。  相似文献   
188.
压力应对的性别差异及相关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压力的反应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均是以“争斗或逃避”为特征的。然而,男女在行为反应的方式上则有不同,成年女性对后代的关爱及哺育行为,可以保证自己和后代的安全,减少困扰;并在形成和维系社交网的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关爱与协助方式的内在生物行为学核心机制在于催产素、内啡呔及性激素的调节。这一机制能够解释早期未能解决的压力调节系统,并为以后的压力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9.
李政 《道德与文明》2019,(3):138-146
康德揭示了一种人类特有的超感触本性主导、统摄感触本性的心灵秩序或曰道德秩序。"根本恶"作为深植于人类心灵中的一种向恶的趋向或者说一种"恶的作意",令我们在通过抉意制定活动格准时将感触性动原凌驾于道德法则,由此导致对道德秩序的逆反与颠覆。对治"根本恶"的根本方式是重新恢复道德秩序,即通过心灵的"革命"令道德法则重新主导实践活动。要充分杜绝"根本恶"效用的发生,人类应当脱离一种"伦理的自然状态"而进入"伦理共同体",以期过上真正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90.
董国范 《天风》2000,(6):42-42
“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路18:17) 有位老人说了一句颇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我活了84岁,不知犯了多少错误,但是,如果我从84岁往小孩子的方向活,就不会犯错误。“小孩子想当大人,人人如此;大人想当小孩子,几乎没有。 今天,耶稣明明地对基督徒们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