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有教无类立德树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其中富有深刻的伦理意蕴.从教育学的视角看,<论语>有深刻的逻辑严整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性近而不同,习远而可趋"的人性论是其教育思想基础;"有教无类"的平等意识、平等教育主张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育对象论;以人文化成为突出特色的诗、书、礼、乐、文、行、忠、信等丰富内容构成其教育思想的教学内容论;而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身体力行的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构成其教育的方法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高尚的教育境界构成其师德论.  相似文献   
122.
本文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是论述了孟、告之争没有违背矛盾“同一律” ;二是探索了“生之谓性”的命题为何会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共识 ;三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了“生之谓性”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23.
从公正到关爱,宽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岑国桢 《心理科学》1998,21(2):163-166
  相似文献   
124.
霍布斯批判中道学说的要点包括:(1)在指导实践方面,中道学说——更一般地,是指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是空洞的;(2)这种空洞性源于,尽管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道德哲学的正确基础,即欲望服从理性的人类灵魂自然秩序观念,然而他未能以规则的形式揭露理性本身的规定性.据此,在霍布斯这里,道德辩护的问题转化为通过理性的自我批判,为诸道德规则寻找理性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人性问题始终是麦金太尔学术研究的关切点。麦金太尔早期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弥补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道德缺场",将对人性的解读与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以解决人之"异化"状态。通过剖析人性中需要与道德的分离情境,麦金太尔提出若要真正回归人之本身,就必须重视人的需求,将其与道德统一,以实现"人性复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共产主义提供了最佳的实践路径。概而观之,马克思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不仅是麦金太尔理解人性的基本立足点,更是其整个理论建构的致思逻辑。  相似文献   
126.
127.
生态和幸福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时成了一种人类需求意义上的满足感.现代化社会一度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之间的危机,即生态危机与人的危机,"天-人"时空内镜关系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这两者同时在全球现代化征程中并列出现,成为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的焦虑源泉.因此,在现代化征程中寻求生态幸福,确证人与自然的共生幸福关系,阐明人与生态幸福的内在关联,破除危机,成为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8.
我的外婆     
王学富 《天风》2003,(2):46-47
麦穗,芳草,蜜蜂,花木,蔚蓝的天空,中午的酷暑…大限一到,上帝便问游子:“你在尘世生活得可幸福?” 可我已经把一切都忘掉,只记得芳草和麦穗间的那条小道。甜蜜的泪水使我来不及回答,就伏倒在仁慈的膝下祈祷。  相似文献   
129.
相对主义与共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尔纳  E  杨富斌 《世界哲学》2000,(1):16-26
  相似文献   
130.
压力应对的性别差异及相关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压力的反应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均是以“争斗或逃避”为特征的。然而,男女在行为反应的方式上则有不同,成年女性对后代的关爱及哺育行为,可以保证自己和后代的安全,减少困扰;并在形成和维系社交网的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关爱与协助方式的内在生物行为学核心机制在于催产素、内啡呔及性激素的调节。这一机制能够解释早期未能解决的压力调节系统,并为以后的压力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