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梦想的力量     
有一天,世界最著名的饭店大王唐纳德·希尔顿的儿子尼克和巴伦问道:“爸爸,你白手起家,从一个不名一文的退伍老兵,经过许多年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建了高耸入云的旗帜飘扬在世界各地的希尔顿企业帝国,拥有数亿万元的资产。你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到底靠的是什么呢?”希尔顿笑着说:“我从小就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了两件终生受益无穷的法宝,那就是,工作和祷告。我的父亲是个工作狂,他总是告诫我,一个男人,只有不断地工作,才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而我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遇到困难,她就会告诉我,去祷告吧,万能的…  相似文献   
112.
诚实的回报     
嘉安乐公司是一家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广告代理公司,因为业务需要,公司准备招聘四名管理层职员担任驻无锡、盐城办事处的经理以及经理助理,其丰厚的薪金自不必言。从报纸上获悉这则招聘启事后。我立即上网查阅了有关嘉安乐公司的资料,然后怀揣一张工商行政管理系的大学毕业证书,报名参  相似文献   
113.
人性观问题是心理治疗的一切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本文从先天一教养、善一恶和自由意志一决定论这三个角度对三大治疗理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人性观作了比较,旨在加深对三大治疗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4.
从对人性的关注看心理疗法的整合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心理治疗方法已达400多种,而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多为整合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认知分析治疗等[1].整合心理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令人鼓舞的治疗取向[2].这种取向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性的全面关注,是在今天以唯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以一种科学人文化的眼光来关注人性,而这种关注,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试以一治疗案例,来分析讨论心理疗法整合趋势的人性化取向.  相似文献   
115.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颇具理论特色:(1)对“道生万物”论与“万物独化”论两种对立的思想作了调和;(2)将“常道”和“可道”分别对应于道家的自然无为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认为道与仁义礼智信是体用关系;(3)对人性之本源与人性之现实表现作了区分,认为人性之本源相同,而现实表现则有上、中、下三等;(4)将“无为”的内涵诠释为“不越性分”。  相似文献   
116.
高中生理想人格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人格特质词自评量表对全国十四省市的850名高中生的理想人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理想人格结构包括有理性、宜人性、虚伪性(负价)、内外倾和有活力五个因素;女生在虚伪性这一负性评价因素上比男生更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17.
从人性观角度看折衷主义疗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纪梅 《心理科学》2002,25(5):620-620,590
人性观(the view of human nature)是对人性的看法,而人性,首先是个哲学上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属性的统一,它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具体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形成人性的决定因素。《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1989年)和《心理咨询百科全书》(车文博,1991)中也沿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色彩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8.
本从分析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灭绝种族的排犹主义及纳粹大屠杀的集体心理根源进行了分析,旨在从人性的阴影和邪恶问题的角度对这段惨痛的历史做一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9.
康德的德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德的德性论聚焦于人的道德而非一般的理性存在的道德,在理性与经验情感、规范与性情、神性与人性等方面有着系统的论述,对于理解康德伦理学的完整面貌、澄清多年来的一些误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中学生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63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学校道德氛围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就中学生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现状做了调查.结果表明:(1)他们对关爱氛围的感知程度明显高于对宽恕氛围、对公正氛围的感知.(2)中部地区中学生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程度明显高于东部、西部.(3)初一学生对公正氛围、关爱氛围的感知程度明显高于高二、初三学生.(4)男生对公正氛围的感知明显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