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河南省商丘县西关清真寺,位于黄河故道之南,豫东平原正中,系河南省东部最古老、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聚居在寺周围的穆斯林人口约二千多。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他们中有的经商,有的从政。  相似文献   
92.
正"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很多年来,每当我读到这段经文,就会产生困惑:看现在的世界,战争、贫穷、饥荒使多少平民百姓流离失所;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经济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弊病日益显现,社会道德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越来越大的压力使人心浮躁、焦虑和恐惧;再看教会,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例仍然很少,牧灵福传事业不断遇到新的  相似文献   
93.
段琦 《中国宗教》2014,(2):38-39
有专家估计,到2025年,将有2/3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这种高速的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基督教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中国基督徒的构成将不再以农村人口为主,以往占基督徒总人口80%的农村基督徒多数将转入城镇,中国基督教信众将以城市人口为主体。  相似文献   
94.
借锅不借盖在回民的饮食生活当中,有一种说法:借锅不借盖,借碗不借筷。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回民有大分散,小集中的  相似文献   
95.
从“人口红利”到“健康红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未来的15年~20年内面临着“人口红利”的机遇。但是中国人口较低的素质状况使得我们必须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之后才能真正得到这个“红利”。一方面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具体地看,要加大宣传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建立机制合理、低成本、高效益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老年医学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以迎接人口老龄化对医学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96.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数70%,解决好农村医疗保健问题,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农村人口医疗保健主要依靠县医院,但目前县医院在一些方面已走入困境,如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7.
对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PGD)性别的非医学用途,尚有很多争议.从伦理学角度考虑,非医用PGD性别选择存在文化差异,在亚洲一些国家可能会引起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及性别歧视等,在西方一些国家可能不存在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98.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段成荣  杨舸  王莹 《学海》2005,(6):25-29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但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还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在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开展了专题调查。本文依据访谈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留守现象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产生的影响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9.
略论孔子人口伦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人口伦理思想,他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口数量与外部关系的协调,主张尊重同类,重民爱民,提倡有教无类,崇尚德智,宣扬重视孝道,热爱家国,这些直到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正确评价孔子的人口伦理思想,批判地加以继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三大社会效应:一是经济效应,要求其主动地调整社会政策和社会结构,切实提高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二是社会效应,要求其建立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