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刘红青 《法音》2006,(6):34-38
《维摩诘经·方便品》塑造了一位在浊世洪流中不独善其身。深入到形形色色的众生当中,运用方便权智.教导众生当厌此身、常乐法身的在家菩萨形象。维摩诘居士不远离传统中认为不利于个人修行的种种恶缘.行于非道而通达佛道,“不拘一格”化众生。而另外一部极为重要的大乘经典《法华经》,在其(安乐行品)中则明确提出,行法华一乘菩萨行的菩萨,应当远离种种恶缘.其中就包括维摩诘与之交往并化度的各色人等。因此。这两部经典在文字上显示出了某种矛盾。本文就是要去探求这两者的差异,并试图将两者在义理层面融会沟通。  相似文献   
992.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稍纵即逝。一个人看上去从生到死几十年不算短,但用尽一生精力也未必写好一个“人”字。人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觉得这句颇具哲理的警语,其重要意义在于给人以自信,鼓舞我们去奋斗、去争取、去拼搏。其实,你若仔细想一想,认真观察一下现实,仔细推敲推敲,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  相似文献   
993.
10年前,表哥第一次离开农村到省城一所中专学校里读书。表哥喜欢看书,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实在拿不出买书的钱,好在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一个读书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994.
一、“以人为本”的宗教观与“以神为本”的宗教观从宗教发展的历史来看,在欧洲, “神”与“人”的对立是自文艺复兴开始凸显出来的。在中世纪,有神论的宗教观,确切地说,使基督教的宗教观的独占统治达到了顶点,不仅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和科学成了它的婢女和仆人,而且人也成了神的创造物和奴仆。在宗教中,神或上帝是作为世界之“本”,即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被确定为世界的“本原”的。因此,上帝被说成是具有创造一切的、至高无上的无限和绝对: 它创造了万物,又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它威力无边,赏罚分明;它预知你的来生,又支配你的今  相似文献   
995.
二、道教是否具有传统的义理之学?本世纪初,在一次道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位知名的西方学者,发表了他对中国道教的看法,认为: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由于对“道”的诠释纷繁,作为另念,其适应性很强,因此它是一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教义的宗教,也可以说是没有“神学”的宗教。他的  相似文献   
996.
《老子想尔注》所批评的“伪伎”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想尔注》又称《老君道德经想尔训》)是道教初创时期五斗米道的重要经典。作为早期道教的纲领性读本,《想尔注》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对《老子》五千言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阐释了早期道教对“真道”的理解,抨击了社会上的邪道伪伎。所谓“伪伎”是相对于“真道”而言的。《想尔注》规定“道”为道教的根本宗旨,“道者天下万事之本”14章),①要求信徒法道行事,“重守道真”,而“伪伎”指的就是那些不合“道”意的思想、观念、方法等。《想尔注》中反对“邪文伪伎”的内容在文中出现多次。其所批评的“伪伎”、“邪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997.
西山万寿宫是江南著名的千年古宫,是道教净明道的祖庭,在海内外影响很大。净明道作为宋元时期兴起的“儒道互补”的新道派,倡导“忠孝神仙”,倡行“忠孝立本,忠孝建功”,提出“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其教理教义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粹。本文不揣浅陋,试以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998.
刘霞 《中国道教》2006,(4):36-37
南阳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躬耕南阳的一座祠庙,也是南阳地区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武侯祠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武侯祠的兴衰与道教的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及武侯祠现存碑石资料,对武侯祠兴衰演变与道教的关系及武侯祠道教道派等作些肤浅的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南阳武侯祠的兴衰与道教诸葛亮死后不久,在其躬耕过的南阳卧龙岗,人们就已开始建庵祭祀。但这里从何时开始有道人居住,目前尚难以确定。不过,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看,最迟至宋代,南阳武侯祠已有道人活动的踪迹。宋绍兴八年(1138)八月,岳飞统军路过南阳,夜宿武…  相似文献   
999.
杨海文 《现代哲学》2006,(4):91-101
如果我们愿意在阅读中与《孟子》相逢,我们就应该立志去做一个大写的人。从道德理想主义层面看,《孟子》要求我们“证性善”,确立人之为人的性善之本;期盼我们“恶乡愿”,拒斥八面玲珑的伪善之方。从文化守成主义层面看,《孟子》呼唤我们“友古人”,经由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回想而求证本根之源;促使我们“辟邪说”,通过对异端邪说的批驳而澄清智慧之旅。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才会是一个大写的人。无论对于针砭欲望横流的当下世态,还是对于建构人皆尧舜的未来愿景,这种人格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000.
黄俊杰 《现代哲学》2006,2(5):54-61
该文分析十七世纪蕅益智旭(1599-1677)对《论语》的思想世界的解释。该文首先指出,智旭以无限生命、死生一致的观点作为核心,重构孔门的生死观,再以心学之立场重新解释孔子思想中的“学”、“道”与“天命”三个重要概念。智旭将“学”解释为“心”之觉醒,将“道”理解为“空生大觉”之道,将“知天命”解释为对“不生不灭之理”与“虚妄生灭之原”的通透。凡此种种新诠,在东亚《论语》诠释史上,均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展现王阳明以后以“心”学解释经典的“自由的”学风,另一方面则显示明末三教合一之思想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