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26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荀子对"性"概念的界定是属于"生之谓性",是指人基于其自然生命之上种种生理及心理的本能和欲望。孟子的"性"是基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而立言,而荀子的"性"则相反,其所指恰恰是人与禽兽之共通性的属性而言。从广义上来说,荀子人性论内涵心、性、情、欲四者;从狭义上来讲,荀子人性论主要是指情与欲二者。荀子通过外在的"礼"与内在的"心"实现了人性的自然性向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性转换,这也是人的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103.
以往对于荀子美学思想的探讨多是从其“乐”论出发,而对于“礼”论中隐含的审美思想发掘不够。实际上,荀子的“礼”论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蕴。首先荀子将“礼”奠基在人的丰富感性基础之上,将生命本身的存在作为价值建构的原点,表现出对于生命存在的关注和尊重;其次荀子认为与“礼”相关的各种仪式活动,是以具体而物化的形式恰当地表现了人存在的各种生命情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是对于人类生命情感的美化和装饰;最后“礼”的最终的目标和价值在于通过“行义之美”,构建一个“美善相乐”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不仅具有伦理和谐的意味,还具有审美大化的韵味。荀子的“礼”论不仅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理论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先秦礼文化凸显的道德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于先秦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先秦礼俗、礼制、礼学和礼教等主要内容。先秦礼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它通过一定的仪式来确立协调天(神)人关系、家庭关系、政治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伦理关系的道德规范,以此维护现存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具体而言,包括以敬神为核心的宗教伦理、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伦理、以孝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以忠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以尚德尚齿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5.
《汉书·魏相传》是研究西汉易学的一篇重要文献。文中云魏相“数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奏之”,反映了西汉中期易学的特点。《易阴阳》是将《易经》与阴阳数术结合的产物;以五行配八卦、中央黄帝执坤艮治下土。反映了黄帝学说对易学的影响。儒学中《易》与礼相通.魏相说《易》引《明堂月令》.正说明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6.
2013年8月8日,伊历1434年开斋节,我国各地各族穆斯林举行隆重的开斋节会礼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各种形式庆祝开斋佳节。祈求伟大的真主赐予世界和平,襄助我们事业成功!阿米乃! 相似文献
107.
纵观漫漫历史长河,在祖国大家庭里,回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每一个朝代中都有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犹如晴朗夜空里的星光璀璨夺目,永载闪烁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回族学者杨克礼教授,就是一名优秀的回族学者之星。杨克礼教授本该在北京驻足,书写人生之歌,那时,他正青春年少。母亲说:“甘肃是我们先人住过的地方,是金子哪里都发光,你就不要去北京了!”孝子点点头说:“妈,我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8.
正1月8日,中国道教协会发布《关于在全国道教界开展"文明敬香,文明礼神,建设生态道观"活动的倡议书》,1月12日,"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新闻发布会举行。2014年马年新春,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道观,成为中国道教界普遍的共识与行动。春节前夕的新闻发布会"敬香礼神是道教基本礼仪,敬香能起到传达心愿、沟通人神的作用。‘道由心学,心假香传’,文明的敬香方式,应以‘清香三炷’或‘心香一炷’为宜;应遵循道教礼仪,诚信敬意;还应有利于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1月22日,在"倡导文明敬香, 相似文献
109.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不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所意味的自由,非随心所欲,而是自觉自愿行礼为仁、立德顺天,在此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 相似文献
110.
论宋代禅宗清规中所见茶汤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宗清规在宋代完全齐备,并成为禅院的标准管理模式。清规中记载的事项也多与礼仪有关,在各版本的清规中,茶汤礼无疑都是禅门礼仪中最重要部分之一。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禅院茶汤礼的考证上,本文则以宋代禅宗清规所记载的材料为基础,结合其他史料,考察宋代禅宗清规茶汤礼形成的条件和原因等问题。同时,就宋代禅院茶汤礼的形成,分析了其在禅宗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