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7篇
  2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91.
小学儿童亲社会价值取向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337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在某些情境中存在差异.男女儿童的价值取向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更愿意对受难者给予直接的关怀和帮助.不同价值取向的儿童在教师评价中表现出显著的亲社会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92.
采用回忆书写、视频和阅读书写范式启动敬畏,考察了敬畏与亲环境行为意向的关系。结果显示,相较于中性控制组,敬畏情绪回忆书写组(实验1)、视频启动组(实验2)和阅读书写组(实验3)的亲环境行为意向更高。结果表明,敬畏有助于促进个体的亲环境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93.
人们面临对生理或者心理产生威胁的应激事件时并不一定表现出敌意和攻击,也可能表现出更强的亲社会性。研究发现,基于利他动机、规则动机、策略性动机的或者基于自我报告的亲社会偏好在应激环境下都可能增强,这可能和应激环境下直觉增强、共情提升和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方面的机制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应激的性质、诱发方式、影响机制、个体差异和发展特征等方面去理解应激增加亲社会性的条件,从而提高群体韧性。  相似文献   
194.
以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和帮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测查,以探讨自尊、受助者特征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社会道德认知和自我意愿层面上,大多数初中生能表现出积极的亲社会性助人趋向,部分学生的行为决策判定具有不一致性;(2)初中生的自尊程度不影响对他人需要的注意、归因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但与帮助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意愿等认知、情感因素有关,能直接影响自主性的亲社会行为;(3)初中生有关潜在受益者特征的某种认知结果及其相应的情感体验,对帮助型亲社会行为趋向有重要影响;(4)初中生的自尊及其所知觉的潜在量益者特征在亲社会行为趋向中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5.
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青少年群体为样本,对Carlo编制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TM)进行修订。根据我国文化背景和青少年发展的具体状况建立了理论构想,并进行了四次测查,根据第一次测量结果在依从维度上增加了三个项目,增加了反向问题,对所有项目的表述做了必要的修改。又根据随后的测查结果删除了利他维度上的两个项目,修订后的PTM六个分量表——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性的、紧急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08、0.778、0.755、0.738、0.726、0.561,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494、0.758、0.801、0.800、0.789、0.803。量表的修订结果与Carlo在美国的修订结果较为接近,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6.
旨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仁慈领导是否能够促进工作场所中的员工亲环境行为,以及上下属关系和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在该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采用“领导-员工对偶”问卷调查法,通过对244名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上司的调查,结果发现:仁慈领导对员工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上下属关系在仁慈领导与亲环境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对仁慈领导与上下属关系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具体而言,当下属权力距离感较弱时,仁慈领导对上下属关系的激发作用越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97.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霍夫曼认为,移情忧伤不仅能够作为亲社会道德动机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且能够激活观察者的道德原则,进而引发亲社会行为。巴特森强调移情不仅能够增强解除他人困境的动机,而且带有重视他人福利和想使他人困境得到解除的程度的信息。移情的动机功能依赖于诱发移情的情境,而信息功能具有稳定的倾向性,比动机功能更持久,两种功能共同作用使移情在亲社会行为决策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移情功能理论对道德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8.
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龄发展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开放式问卷、自我评价等方法对小学、初中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龄发展趋势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关系的纳入在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中占主导地位,达54.14%,通常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只占20.24%,将友好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区分开来是非常必要的.友好行为的年龄发展趋是:从4年级到6年级,三类友好行为的自评分数均呈上升趋势,从6年级到8年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9.
公正敏感性是一种独立的、稳定的人格特质, 体现为个体知觉不公正的难易程度以及对知觉到的不公正所作出的反应的强烈程度。它包含受害者敏感性、观察者敏感性、得益者敏感性、犯过者敏感性四个成分, 主要使用量表法进行测量。公正敏感性是公正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视角, 与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密切相关, 对认知过程也有一定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正敏感性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公正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0.
在新冠疫情初期,青少年抑郁、焦虑问题急剧恶化,而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发展状况尚不清晰。结合我国疫情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收集了疫情后期我国1170名中学生三次数据(T1=2021年5月; T2=2021年11月; T3=2022年5月),并借助潜在增长曲线模型对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变化轨迹、性别差异及其潜在因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水平逐渐下降,且男生和女生的变化轨迹无显著差异;心理韧性对抑郁、焦虑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轨迹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即T1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T1的抑郁与焦虑水平越低,此后抑郁和焦虑的下降速度也越快。此外,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均能够负向预测T3的亲社会倾向,即T1抑郁水平越高, T3亲社会倾向越低;抑郁下降速度越快,T3亲社会倾向越高。总之,在疫情后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变化呈向好趋势,这一发现可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