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试论可持续消费的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消费作为一种消费观念,是在西方国家工业化经济迅速增长,出现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一系列危机之后,人们进行探索和反思而产生的。人类通过对古代节俭消费观念的重新审视,对传统工业文明消费观的全面批判,于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了一种新型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的确立不仅仅是一场消费方式的变革,在更深层次上是人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发展观念的根本革命。  相似文献   
212.
数字“0”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最小的自然数和不可作为被除数),当其与商品的价格维度和属性维度相结合时会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商品的零价格和零属性会对消费决策产生影响,即零价格效应和零比较效应。情绪和社会规范是零价格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参照依赖则是零比较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商品价格、商品类型和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是零价格效应的边界条件;而选项的数量是零比较效应的边界条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不同商品类型、不同社会规范、“价格-损失”与“价格-质量”、注意等角度对零价格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从结构匹配模型和齐当别模型的角度进一步探索零比较效应的“比较”机制;可以探讨价格是否能被视为商品的“坏属性”,进而讨论零价格效应和零比较效应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3.
在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过度消费初始量表。以25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401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信效度检验,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含透支、计划和享乐三个维度,共11个条目。结果发现,用于测量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多维量表、各维单项目量表和单项目量表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以及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14.
消费的困惑与困惑的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论述了消费的困惑与困惑的消费 ,论述了这双重困惑的种种表现 ,提出了合理设定、规范和选择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15.
李永娟  王二平 《心理科学》2001,24(1):100-101
城镇住房从内部分配逐步转换成商品的过程中,它本身的不动性、耐用性和高价值以及城镇居民对传统的住房制度下住房角色的认同。使得职工家庭在做出住房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比一般商品更多的条件,且更容易受到一些社会因素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了解职工在住房消费方面的态度、意愿和行为。对各地政府顺利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商品化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探讨在新的城镇住房制度下,职工家庭在不同的住房消费条件下可接受的住房消费。为有关部门确定住房政策或房地产部门确定房价提供行为科学研究的根据。  相似文献   
216.
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的性质与特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自编《消费心理预期问卷》对1097名城市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心理预期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消费心理预期是由五个因素构成的:宏观经济形势预期、个人生活与收入预期、政府经济政策预期、物价走势预期和突发事件预防预期;3.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普遍比较消极.甚至悲观;4.影响消费心理预期的因素是多维的,其中?肖费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单位和所在城市等变量都是直接影响心理预期的一些重要因素,即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单位和城市的消费者对未来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217.
《管子》的消费思想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的消费思想,特别是对其关于重视人民消费的思想,俭侈并重的消费思想,以及利用侈靡消费政策来刺激社会生产和扩大就业等思想及其特点,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其中精华部分,可为当代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18.
消费者的决策心理与购买行为会受到周边环境暴露的死亡信息的影响发生变化。本文从意义维持模型出发,通过4个实验探讨了死亡凸显对消费者体验性消费选择偏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死亡凸显情境下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体验性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死亡凸显通过降低消费者的生命意义感提高了其对体验性消费的选择偏好。同时,社会支持对此间接效应起到了缓冲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补偿生命意义感的缺失是死亡凸显增加体验性消费选择的潜在机制,这也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消费者决策行为干预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19.
为探讨亲关系动机对家庭消费决策及婚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两项研究分别在单独决策和共同决策情境下,采用家庭消费决策任务、亲关系动机量表、婚姻调适测定问卷对118名个体被试(研究1)和94对夫妻被试(研究2)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当个体单独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亲关系动机越高,理性程度越低,而婚姻满意度越高;(2)当夫妻共同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不同亲关系动机组合下的夫妻理性程度无显著差异,而整体婚姻满意度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夫妻二人亲关系动机“同高”组合下的整体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同低”组合和“混合”组合,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结果还发现亲关系动机与年龄、婚龄、子女情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均有关。本研究表明,亲关系动机虽有利于提高婚姻满意度,但在个体单独决策时易引发非理性消费,强调了互动沟通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20.
补偿性消费行为是指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而发生的消费行为, 是一种替代的心理需求满足工具。补偿性机制作为看待行为的重要视角, 可以解释许多看似不理性或不合常理的消费现象。自尊威胁、控制感缺失和归属感缺失是导致补偿性消费的3种动机来源。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对补偿性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1)根据补偿机制的不同, 对补偿性消费的表现形式和类型进行细分; 2)评估消费行为的心理补偿效果; 3)探讨除消费外其他替代性的心理补偿方式, 以及消费补偿与其他补偿方式之间的关系; 4)挖掘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补偿性消费行为的特点与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