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器乐教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不再是以钢琴和声乐为主.  相似文献   
162.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 告别均值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艳  温忠麟  林冠群 《心理学报》2009,41(12):1252-1259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研究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模型中被认为不可缺少的均值结构往往让实际应用工作者却步。本文首先分析了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中均值结构产生的根源; 然后讨论了指标变换与均值结构的关系; 接着提出了一个均值为零的潜变量交互结构, 所建立的模型不需要均值结构, 却不会改变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等参数; 最后用模拟例子对无均值结构和有均值结构的两种模型的参数估计进行了比较, 结果符合理论预期, 困扰人们多年的均值结构问题从此可以终结。  相似文献   
163.
许为 《应用心理学》2024,(2):99-117
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理念的用户体验(UX)领域正在迈向智能时代,但是现有的UX范式主要针对非智能系统,缺乏针对智能系统UX的系统化方法。纵观UX的发展历程,UX范式呈现出跨技术时代的演进特征。当前,智能时代对UX范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文从UX范式出发,提出智能时代的“UX 3.0”范式框架以及相应的方法体系。“UX 3.0”范式框架包括五大类UX方法:生态化体验、创新赋能体验、AI赋能体验、人智交互体验、人智协同合作体验方法,其中每一类方法都包括相应的UX范式取向。“UX 3.0”范式的提出有助于提升现有UX方法,为智能系统UX研究和应用提供方法论支持。最后,本文展望“UX 3.0”范式今后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4.
大量的研究用stroop色词命名任务和点探测任务等经典的情绪研究方法证明了社交焦虑个体情绪识别的特殊性。该研究采用IEC(交互进化计算)的方法, 研究了焦虑组和对照组(低焦虑组)在情绪感知动态范围上的差异性。实验要求第一组被试利用给出的IEC情绪识别光影系统设计出符合实验维度(高兴、恐惧)的图片, 并让第二组被试对图片进行评估, 得出每幅图片的心理数值范围。实验结果说明IEC可以适用于常规优化系统之外的一个新领域—— 心理健康的测量,同时也表明社交焦虑个体的情绪感知动态范围窄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65.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方法演变与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忠麟  吴艳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306-1313
综述了近年来加入乘积指标的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方法, 从产生乘积指标的策略、参数约束方法、均值结构与指标中心化的关系三个方面, 讨论了建模方法的简化进程。最后总结出同类方法中比较简洁又不失精确的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方法—— 无需均值结构的无约束方法, 并给出了建模 步骤。  相似文献   
166.
职场内外部死亡提醒对员工绩效具有双刃效应已得到诸多研究的支持,但该现象背后的统一理论解释缺乏深入探讨。基于压力交互理论构建的模型指出,死亡提醒通过压力源认知评估与状态死亡意识的链式中介影响员工绩效。具体而言,员工对死亡提醒这一压力源的威胁性评估与挑战性评估分别影响其状态死亡焦虑与状态死亡反思,进而对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产生双刃效应。最后,基于模型梳理了个体资源与情境资源等相关边界条件,并提出未来可探析死亡提醒双刃效应的过程机制、边界条件以及组织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7.
现代学者尝试反思西方主流的追求普遍规则的伦理学理论,以着重社会与家庭角色的关系互动的方法诠释儒家的道德哲学与伦理观,并认为这是儒家能够贡献未来世界伦理的所在。儒家通过家庭与社会以及前人与后人的关系网络,以实践与示范作为传播方式,尝试建构其伦理价值的传播体系。以朋友关系作为突破点,则说明了儒家跨文化的价值传播的可能。在儒家的框架下,未来的世界伦理并不是发现绝对普遍的规则,而是通过文化之间的关系互动,双方相互学习对方有效成素,不断地示范、实践与探索,从而追求道德价值在当下的场景中最适当的实践。这个框架便是对未来世界伦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8.
伪装情绪是指在情绪交互的过程中, 人们展现实际不存在的积极或消极情绪, 放大亦或是压抑原本的情绪。伪装情绪是一种策略选择的结果, 表现者所展现的情绪在当下可能并未发生, 但却能在某种程度上令人信服。目前关于伪装情绪的研究比较分散, 对于伪装情绪人际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还存在着一定争议。现有文献多从博弈过程、亲社会行为情境、组织情境和领导效果四个方面对伪装情绪的人际效应进行探讨, 其中相关的机制包括情绪接受者的情感反应及“以己度人”的内心过程。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情绪接受者、群体伪装、伪装情绪效价、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文化等方面, 对伪装情绪展开深入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9.
为探索人-机器人交互中空间指令的特点,及其参考框架偏好与空间能力、共情能力、社会技能等个人特质的关系,将102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不同交互组(人/机器人),分析比较两组被试在完成一系列桌面任务时使用的空间描述类型、视角特征描述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1)空间描述类型偏好与具体的空间任务有关,但总体上被试偏好运用参考框架;(2)人-机器人交互中被试对机器人的心智判断,使两组空间指令存在一定的“合作者效应”;(3)总体来看,个人的空间能力与参考框架的运用有关,共情能力与观点采择有关。  相似文献   
170.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遵循的是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课外练习。世界教育史上,不管夸美纽斯,还是赫尔巴,是凯洛夫,还是布鲁纳,这些教育家们提出的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