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现代学者尝试反思西方主流的追求普遍规则的伦理学理论,以着重社会与家庭角色的关系互动的方法诠释儒家的道德哲学与伦理观,并认为这是儒家能够贡献未来世界伦理的所在。儒家通过家庭与社会以及前人与后人的关系网络,以实践与示范作为传播方式,尝试建构其伦理价值的传播体系。以朋友关系作为突破点,则说明了儒家跨文化的价值传播的可能。在儒家的框架下,未来的世界伦理并不是发现绝对普遍的规则,而是通过文化之间的关系互动,双方相互学习对方有效成素,不断地示范、实践与探索,从而追求道德价值在当下的场景中最适当的实践。这个框架便是对未来世界伦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2.
算法决策是设计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工程设计人员通过算法模型构建人工道德主体的设计路径存在着“知”“情”“意”三重伦理困境,其产品应用会引发哲学上的主体性问题,即算法及其设计主体、用户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形成的决策行为引发主体责任分担的难题。在设计哲学看来,单纯以从自我出发与从他者出发为依据的设计思想,都不能很好地化解算法决策引发的主体性问题。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伦理思想避免了设计者和用户的对象性关系,但绝对的他者性容易导致设计主体的自我迷失,从而降低设计主体的创新意识。经过批判的温和的他者性思想有助于解决创新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对立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算法决策中的主体性问题,并将主体性增强明晰为算法决策中的设计者责任。  相似文献   
183.
伪装情绪是指在情绪交互的过程中, 人们展现实际不存在的积极或消极情绪, 放大亦或是压抑原本的情绪。伪装情绪是一种策略选择的结果, 表现者所展现的情绪在当下可能并未发生, 但却能在某种程度上令人信服。目前关于伪装情绪的研究比较分散, 对于伪装情绪人际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还存在着一定争议。现有文献多从博弈过程、亲社会行为情境、组织情境和领导效果四个方面对伪装情绪的人际效应进行探讨, 其中相关的机制包括情绪接受者的情感反应及“以己度人”的内心过程。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情绪接受者、群体伪装、伪装情绪效价、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文化等方面, 对伪装情绪展开深入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4.
郭齐勇 《哲学研究》2022,(8):47-52+128
应重视中国哲学史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指认识活动中的怀疑、追索的心理状态,是推动研究的关键。古代经典大都是启发式的,思想家的提问方式、问题意识都有所不同。问题意识在哲学史上常常转化为命题、词语、范畴系统、思维方式,成为一定的范式。长期以来,中国哲学家最重视的是天人、性命的问题。与西方哲学相较,中国哲学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对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应有自觉。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人依照自本自根的哲学而生活、实践。中国哲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具有丰富的普世价值。研究中国哲学应具有健康的心态与高尚的境界,打好做学问的基础,做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重视经典诠释中的追问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5.
方正 《世界哲学》2022,(5):23-36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转向,确定了以文化产品为媒介的意义秩序建构方式。以文化为表征的意识形态作用机制内涵了双重向度,即以“滤镜”与“美颜”效应实现对社会制度的辩护功能。“滤镜”旨在解构,文化意识形态在对政治调性的转移与自由个性的泯灭中,祛除了社会系统运转中的异质性要素,缓释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结构性冲突;“美颜”意在虚饰,文化意识形态将直接的政治压迫转变为隐性的文化控制,结构化的社会关系矫饰为自由竞争下的合理秩序,服务于特定群体的压抑性结构被美化为指向全体成员的制度安排。在“滤镜”与“美颜”的双重扭曲下,社会成员因同质化商品符号的占有产生虚假的幸福意识,继而于无法抗拒的同一性中虚构其“主体”精神。在发达资本主义“主体化”幻象之下,是被动附着于社会系统无意识的孤立原子。  相似文献   
186.
张俊国 《世界哲学》2022,(6):93-101
帕托契卡错误地把胡塞尔现象学理解为主观观念论,并据此批评超越论现象学具有明显的主体主义特征,主张对现象学进行去主体化。但是,作为超越论观念论,现象学内在地要求全面理解超越论主体性,坚持超越论主体性的双重规定性。一方面,超越论主体性是超越论构造的基础,是世界意义的构造源头,因而具有绝对性。另一方面超越论主体性的相对性要求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世界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然而,帕托契卡片面地理解超越论主体性及其与交互主体性、世界的关系,导致他对超越论现象学的错误理解。因此,他对胡塞尔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超越论现象学的无主体性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7.
一、坚持“三结合原则” 1.写作政治小论文,使之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假期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旨在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走进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坚持亲历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发挥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乃至创造,使其享受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  相似文献   
188.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佛教已经从"相适应"、"相协调",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这充分证明了佛教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佛教界需要越来越积极地投身社会关怀与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参与推动国家统一与世界和平事业。同时,不断加强自  相似文献   
189.
从本质上讲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在西方,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代替。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成果的基础上,社区理论强调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社区理论把人与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相符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0.
人际情绪调节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有时试图改变他人的情绪,有时则寻求他人来改变自身的情绪。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人际情绪调节主题。本文对人际情绪调节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从人际情绪调节的概念框架、人际情绪调节的过程以及人际调节的动机等三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的研究,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出人际情绪调节的四阶段过程模型和2×2动机模型。最后提出未来可能的多个研究方向,如人际情绪调节的内部细节和外部边界、人际情绪调节的跨文化比较以及科技发展对人际情绪调节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