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大藏经中直接以女性命名或由女性主持翻译的佛教文献,数目众多,但除个别经典如《宝雨经》外,学界对其他经关注较少.本文试从这类资料入手,依据敦煌写经题记,对其进行整理,探讨其在佛教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将其与传统女性观进行对比,分析“八敬法”、“五碍说”得来之原由,从而论证女性在佛教初传和汉译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2.
明代由于对佛教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致使佛教的发展大为衰退,特别是佛教义学,基本没有多大的发展。由此,学者们对明代佛教的研究,涉猎较少。最近,台湾学者陈玉女先生的《明代的佛教与社会》的出版(北  相似文献   
163.
胡方平是宋末元初传承朱熹易学的重要人物,所著《易学启蒙通释》是对朱子《易学启蒙》诠释之作,又是一部阐述象数的义理著作,其中阐发了阳尊阴卑、阴阳交易变易和理之所必同的思想,体现了胡方平以朱子易学为宗、突出象数中义理思想的易学特点。胡方平易学对朱子易学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易学的发展,是易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发展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4.
陈星桥 《法音》2012,(10):27-28
2012年9月17日上午,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启动仪式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宗教慈善周"活动是我国宗教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来贺信,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出席并宣读贺信。  相似文献   
16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7日的B03专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刊发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五台山研究》杂志主编崔玉卿撰写的论文:《作为世界遗产的五台山及“五台山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6.
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观瞻、问学、焚修。五台山僧侣作为一个群体,有其别具一格的特色。他们或者向往神圣,远道而来;或者经历神奇,如梦似幻;或者杖锡萍游,寻访知识;或者高风亮节,令人敬仰。通过对古代五台山僧侣事迹及其群体特色的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7.
不同年龄群体大五人格与幸福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毕生发展为研究视角,调查了3192位不同年龄群体被试,探讨不同年龄群体大五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各变量都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2)在不同年龄群体里,神经质和开放性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且预测值随着年龄而增大,而外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存在年龄差异;(3)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60岁之后其解释率上升;(4)年龄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8.
2016年8月23—24日在江西九江学院召开,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9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以探究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为主题,围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科技文化建设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69.
刘美纯 《天风》2017,(9):26-26
提比哩亚海边,复活的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参约21:15-17)对于这段经文,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耶稣与彼得的对话,目的是要坚固他的信心,并要求他负起牧养和领导教会的重大责任(钟志邦,《约翰福音》(卷下),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第427页)。接连三次的追问,“耶稣也许是给彼得三次机会,重新表达他对主的爱,  相似文献   
170.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大宗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宗教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围绕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些问题和一些特殊群体,以“宗教慈善周”等形式为平台,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各种扶贫济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各大宗教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