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张明华 《法音》2004,(10):49-50
10月7日.一山一宁国师纪念堂和灵塔落成法会在普陀山普济寺隆重举行,普陀山各寺院僧众和以日本东京都临济宗南禅寺派管长中村文峰长老为首的日本宗教友好代表团一行24人参加了法会。  相似文献   
32.
《系辞·上传》第五章是《易传》中最重要的一章,而其释义适巧又未有定论。之所以未有定论,在于其丰富解读的可能性。本文取宋明儒对此章第一节的疏解,分为不相统属的三系五说。综括而言,如本章由阴阳变化之动力论"道",特殊处在于:既直接就天道论述,但又从切近可持的"阴、阳"势能为论述点,则其论述法可划归于"即用显体"的方式。《系辞》之所谓"善",或由阴阳变化之生生不已立论,或由人之自觉地承继天道处言善。所谓"性",则或从万物所受命于阴阳而成其具体生命处说;或由万物之既成之后,复归于天道处说;或由人(或万物)之自成乃因天道之赋性处说。本文既分别展示此节蕴义的丰富,且见此章可为《易传》形上学性格之标示,也表现宋明儒者间诠释立场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
略述山志在武当道教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中国道教》2009,(3):34-36
目前,流传于世的武当山志共有九部.其中,元朝1部,即<武当福地总真集>(以下简称<总真集>);明朝4部,即<敕建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任自垣志>)、<大岳志略>(以下简称<方升志>)、嘉靖三十年<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王佐志>)、隆庆六年<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卢重华志>);清朝1部,即<大岳太和山纪略>(以下简称<王概志>);民国时期2部,即<大岳太和山志>(以下简称<熊宾志>)、<武当风景记>(以下简称<风景记>);新中国成立后新方志1部,即<武当山志>.其基本情况见下表①:  相似文献   
34.
常广 《中国宗教》2012,(7):83-84
天台慈恩寺,就是这样一座"洞窟就是殿堂,殿堂均在洞中"、以玉石雕刻为特色的佛刹。开凿石窟而筑成佛寺,自古有之,中外皆然。在印度有阿旃陀,以保存的壁画而闻名;在中国则有敦煌千佛洞,以塑像著称。而天台慈恩寺,就是这样一座"洞窟就是殿堂,殿堂均在洞中"、以玉石雕刻为特色的佛刹。  相似文献   
35.
2008年4月14日,道源圣城祖天师神像开光大典暨寻根拜祖活动在四川大邑县鹤鸣山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近百位海内外道教界人士、专家学者,与当地群众1000余人一起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36.
吉林省辽源市福寿宫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坐落于辽源市龙首山南麓东辽河畔。原魁星楼建于龙首山顶峰,六方岩角平展青空,气势恢宏,距城十里之遥便可看到,是东辽河流域地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后毁于战火。2002年开始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37.
功课经是道教徒日诵修持的重要经典。即所谓“功课者,课自己之功,明自己之性,修自身之道”,是道教徒修持寻真的门户。课功能使道教徒修心炼性,合助道力及保养元和。《祖天师宝诰》是功课经中主要宝诰之一。 “本来南土。上溯蜀都。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后侍老君两度于玉局。千轴得修真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法篆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正邪两辨。奇福庭治而化成泉。得就大丹。道齐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扶教。  相似文献   
38.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道教协会会长谢宗信于1994年10月18日至19日,应湖北省红安县政府、县委统战部的邀请,赴红安道教圣地天台山视察。 天台山位于武汉市东北150公里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天台山主峰“青龙观”始建于两晋,大兴于北宋鼎盛时期,原系宫廷式建筑群。庙内栋宇古朴,地隔尘寰,梁柱飞丹。  相似文献   
39.
章琳 《中国道教》1990,(4):40-41
新余道教,始于西晋。唐宋以来,修院建观,蔚然成风。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阶段。明朝正统、嘉靖、万历年间,道教亦很发达。明末以后,道教逐渐衰弱,而民间的丧葬、斋醮、祭祀、节令、祷雨等道教活动,仍然流行。一、著名人物晋朝王朔,渝(余)北人,居栖梧山,许真君过其家,授以修炼之术。相传许真君登仙时,遗以香茅一根。许说:“植之久服,甘能养血,辛能养节,苦能养气,鹹能养骨,滑能养肤,酸能养筋,和以苦酒,可以长生。”唐朝陈太素,字静甫,渝(余)南浮田人,与四川罗太冲同见华阴道士王能,得炼白石法,将白石煮化成霜,服之飘然若生羽翼。唐武德二年八月,乡人筑坛于炼石之地。  相似文献   
40.
台山杂咏之四: 颠风作力扫阴霾, 白日晴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 争教坡老不曾来! 《台山杂咏十六首》元氏自注“甲寅六月”。本集卷三十七《暠和尚颂序》:“岁甲寅七月,予自清凉返太原”。依此,则元氏游台山的时间将近一月。甲寅为元宪宗四年(1254年),时元氏已六十五岁。这时的诗作,当如李光庭《辑元氏年谱序》所说,属於元氏第四期。即“己亥还乡,幸完家室,托遗编於腐史,蔚重望於灵光。守先人读书之庐,作诸候高座之客,大抵流连觞榼奔走风光,酬应之作既多,衰伤之音遂鲜。诗穷后工,靡援斯例。此回忻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