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气候的清凉与文殊菩萨智慧的清凉深度契合。"清凉智慧"沉淀深化成为五台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清凉智慧导人超脱烦恼,达到彼岸,获得开悟,明心见性,其禅学价值对净化人心、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动态     
6月26日,为期一月的五台山第四届国际文化旅游月拉开帷幕。五台山国际文化旅游月,是山西省旅游节庆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本届活动的主题是"提升生态休闲品味.展示美丽佛国风采"。主要内容有:一、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商品展示活动。将举行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是我国唯一一处汉藏佛教并存的圣地,五台山藏传佛教不仅在我国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且有助于提升山西文化强省形象,促进山西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总结五台山藏传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自身特点,旨在探寻其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从而使其为推进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考察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分析五台山目前研究状况之后,一个明确的结论是:建立五台山学不仅有紧迫的内在要求,而且已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五台山学的学科理论框架、学科工程建设,还阐述了建立五台山学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温金玉 《法音》2003,(2):22-27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文殊菩萨智慧第一,在佛经中被称为诸佛之母,在佛教信仰体系中地位极尊。五台山因此缘由,也就备受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名公宰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土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藏传佛教的兴起,始于元代。13世纪中叶,藏传佛教的各大宗派次第形成,在广大的蒙藏地区已成为普遍的信仰,并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稳定、人心向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元1244年,为了安抚藏区民众,当时驻军凉州的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汗致书召请藏区最具威望的萨迦班智达北上凉州会谈。…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魂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头萦绕着五台山的万千气象,不知该从何下笔。为什么?五台山太博大了,无论从哪一角度去认识她,都难以达其究竟。这不仅因为五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往今来,荟萃了不少文化积淀,而且,她基环500余里,幅员辽阔,寺宇众多,单是一座寺庙,就包含大量内容。更兼五台山地处高寒,四季气候变化多端,若是单方面构思,一定会有所遗漏偏差,故而条分缕析,分门别类,以窥五台山魂之玄奥博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寺院很多,名称各异。在全国各地和各历史时期修建的寺院,使用极不同的名称。我国从汉代开始曾建过无数的寺院,分布于大小城市和名山大川之中,所使用的名称也是各式各样,现分述并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最早的志书《古清凉传》,唐·蓝谷沙门慧祥撰。关于慧祥,资料甚少,只知他还另撰有《弘赞法华传》10卷。至于他出身何地,俗家姓氏,栖身寺庙,何宗何派,一无所知,即使蓝谷,也有人说是寺庙,有人说是地名;有人说在山西,有人说在陕西。我在《如是我闻五台山》中写慧祥小传时,也曾费过一番周折,最后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9.
8月12日,记者拍摄到山西五台山龙泉寺西宋代名将杨业的墓塔,从墓塔上可以看到精美的宋代磨砖雕刻,在千年之后风采依旧。但在历经风霜雨雪之后,塔顶已经开始坍塌,成为蒿草的“园地”;塔身已经多处裂痕,将有摇摇欲坠之势。  相似文献   
20.
我讲得题目是《佛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五台山的研究》,现分两部分来讲, 一、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为借鉴,看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佛教在印度,从古至今并非是一个最大的板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