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正森研究员所著《五台山佛教史》,是近年来中国佛教史研究中的一部引人注目的学术著作,如黄心川先生在序言中云:“作为我国第一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五台山佛教历史的专著,我认为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佛教史,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事。在上世纪上半叶,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基本上是日本学者的天下,以境野哲、常般大定、宇井伯寿、本善隆等为代表的日本学者,著述了包括中国佛教通史、断代史、宗派思想史等诸方面的大量著作,相比之下,中国佛学界的研究成果就少得可怜,蒋维乔据日本学者境界哲所著《中…  相似文献   
82.
自1985年4月五台山研究会成立之后,同年12月,又创办了《五台山研究》。从此,开始了对五台山的研究工作。1987年9月,在白清才副省长的主持下,研究会召开了首届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就提出了“五台山学”的问题,并就创立“五台山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17年来,研究会出刊了《五台山研究》70余期,发表文章900余篇。其中,对十大寺庙作了专题研究,并出版了专刊。同时,还考察了五台山历代寺庙375座,出版了两套五台山文化丛书,对五台山的方方面面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
在我国佛教名山中,以五台山历史最悠久,一直占据着显赫地位而独名鼎盛。其不仅以光辉的佛教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而且由于境内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多变、土壤类型复杂,呈现出森林植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古诗云:“山顶八月雪纷飞,台山南边禾正丽,南北相差月有余,春夏秋冬各有异。就其植物共有99科,351属,595种。其中草本植物482种,占总数的81.3%;乔灌木112种,占总数的18.7%。低等植物中,藻类有地皮菜,可供食用,绿藻可作饲料;菌类有木耳、蘑菇、马勃、猪苓、茯苓等,均可入药;木耳、蘑菇、马勃又是山珍佳肴;高等植物中的蕨类有仇松、卷柏、银粉、背蕨(通经草)均为药材。节节草为优质牧草,蕨菜中的苦菜,是农家常食的野蔬。其余高等植物分牧草、森林、果木、药材、花卉等。  相似文献   
84.
通过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佛教音乐文物、文献及文化特征的探究,笔者认为“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做为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起始”,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对五台山佛教音乐转化过程的分析,意在表明五台山佛教音乐并非是随同佛教一并传入的。并对保护、发展具有厚重历史的五台山佛教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力求为积极推进五台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5.
苏海 《佛教文化》2009,(1):94-105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东晋、后赵时期传入五台山。魏齐时期,五台山就成了北朝研习《华严经》的圣地。到唐代中叶,五台山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金石粹编》卷113《大唐闰州句容县大泉寺新三门记》载:“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而往解脱者,去来回复,如在步武”,怫教的各个宗派,如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宗、  相似文献   
86.
明清时期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行发展,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在两种不同的传统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原本具有汉地石碑雕刻风格的佛足迹图像以绢画、唐卡的形式为载体,向蒙古地区传播;清代五台山以外的汉传寺院不再选择塔院寺佛足迹石碑进行传摹,而是重新回到明初卧龙寺的汉传祖本.研究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与相关实物的传摹关系、传播...  相似文献   
87.
山西五台山“山名”颇多,但“五台山”之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名称源于“五座台顶”之地理景观,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五台”和佛教义理名相彼此融合,相得益彰,这离不开历代祖师的诠释。从北魏至唐代,祖师有多种解释,其中,澄观通过对“五”的诠释将这一地理景观赋予佛教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宋元时期,延一和八思巴进一步引入密教经典和思想,予以重释和新证;明清时期,以镇澄和三世章嘉为代表的祖师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历代祖师们将五台山的五座台顶和五方、五部、五佛、五智、五蕴等一一对应,赋予其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将“五台”认定为五方佛的幻化之地和文殊菩萨的智慧圣地,使自然意义上的台顶成为佛教义理和名相的地理表征。祖师们的论证,一方面受到了佛教文化中以“五”组织名相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数字“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年度总结刚刚结束,五台山管理局局长罗荣华高兴地告诉记,截止11月底,在前任领导奠定的基础上,在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下,今年我们取得了旅游业20年来最辉煌的成就,进山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其中购票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含对旅游团队优惠20%的人数),较2002年最高接待人数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9.
五台山久远的佛教传统、浓厚的佛教化底蕴和它雄奇高妙、婉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代的僧人墨客前来拜谒,从而传留下来大量吟咏五台山的诗、词、歌、赋,这其中的许多优秀篇章将会与雄伟的五台山和它璀璨的佛教化一样留传千古。五台山诗歌数以千计,这里不能详述其貌,只想就一些诗中创造出的恬静高远的意境做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0.
考察研究五台山台内44座寺庙中,从唐代至民国年间的794通碑刻和40口古钟的造型式样、文字内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这些大量的金石,不仅为五台山佛教文化增添了无限光彩,还为研究五台山历史演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