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阳兴 《宗教学研究》2008,10(1):107-112
四川是唐代密教传播的重要地区,自盛中唐密宗兴盛以后,密教也随之大量流入四川.如成都僧人释惟上,闻其名而北上长安,从青龙寺著名僧人惠果学密,虢州僧洪照从大兴善寺惠则受五部灌顶,后又入川弘传密宗,为当地密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一些佛教艺术家入蜀,图画密教题材,玄宗与僖宗避乱入蜀都带来了长安的佛教徒与诸多佛教艺术工匠,其中不乏密教成分,因此唐末四川一地之密教信仰也较为丰富.宿白先生等前辈学者已对石窟遗迹有过一些整理.笔者本文仅就僧徒入川传播密宗的情况以及蜀中密教信仰做一简单梳理,以有助于四川密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2.
从佛教文献以及龟兹现存的佛教遗迹可以明显看出,古代龟兹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早期流行阿含部,法藏部也杂有流行,还发现了密教的经典。龟兹佛教受到罽宾一带佛教的影响,后来小乘说一切有部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当地出土的梵文、吐火罗语文献绝大部分属于说一切有部经典,这与古代高僧的记载相一致。从龟兹保存的石窟中可以透视出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在龟兹的流行情况,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其壁画内容主要反映"唯礼释迦"的小乘思想,并且有些题材仅出自小乘说一切有部经典。  相似文献   
53.
5月28日北京新闻出版局通知我和副主编桑吉扎西参加“期刊社长、主编岗位培训班”,为期五天。我当时正甘肃炳灵寺石窟考察,考虑到此次培训学习的重要性,只得连夜乘机赶回北京。  相似文献   
54.
一中国的石窟建筑,最初是随着印度佛教石窟建筑的传入而出现的,而道教石窟建筑也是其影响下的产物.例如,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道教石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元年(535)的陕西宜君县福地水库石窟,其中有关道教的内容仅占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是佛教的内容;开凿于宋代的重庆大足石窟,也是融合了儒释道的内容. 而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  相似文献   
55.
文章以顾德融和朱顺龙所作的《春秋史》为基础,从网络规模、结构洞和中心性三方面对19件历史事件和18个相关国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在资源控制方面,齐国对于燕国、莒国和蔡国的要求是最可以协商的,但对于鲁国和宋国的要求是最难以回避和协商的。齐国在结构洞中扮演了守门人、顾问、代理人和协调者的中间人角色。幽地会盟、伐陈、北杏之盟平宋国内乱、谋伐山戎和王位之争事件的中心性最强。在整个争霸过程,齐国采取了建立地缘关系网、资源博弈、恩威并重和注重威信等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56.
姜涛 《中国宗教》2012,(4):69-70,88
"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精选了147件馆藏佛教艺术珍品,以历史沿革为主线,从石刻造像、金铜造像、其他佛教文物三个方面,向世人展现了自十六国至明清佛教在陇原大地传播、发展的历史轨迹,形象具体地展示了甘肃佛教艺术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57.
北非沙漠中有一种鼠,叫尼亚鼠,这种鼠喜群居,通常会在一片区域内,所有鼠洞连成一片一起生活。群体中总有一只首领对其他鼠发号施令,相当有威严。白天,这只首领抬起两只前脚坐在洞口,看着其他鼠跑来跑去,只要从它身边经过的鼠,都得放慢速度,当它发出一声鸣叫后,所有的鼠必须立即停下来,然后直盯盯地看着它,好不威风。  相似文献   
58.
崔峰 《中国宗教》2022,(11):76-77
中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历代石窟承载着我国佛教发展的深厚历史,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新疆地区及河西走廊的早期石窟,犍陀罗、秣菟罗艺术风格十分明显;南北朝时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在造像和壁画方面体现出中原地区的绘画技法和样式风格;隋唐以后,中国石窟艺术更加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59.
王龙 《法音》2021,(3):44-49,I0004
韩城七佛洞,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香塬村西南山沟里的崖壁之上,是陕西关中东部地区规模相对较大的一处佛教组窟,现为韩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陕西关中东部地区佛教石窟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在中国历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动荡的时期,政权更替频繁,长期混战,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受到很大的影响。政治上的不稳定,给全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却有很大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宗教作为唯一精神支柱,这就给佛教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土壤。因此,佛教壁画的内容与形式美就赋有了更重要的意义。佛教壁画的装饰性表现了人们对于佛教文化艺术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与广泛地接受。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极为活跃,其中主要的活动包括开凿石窟绘制壁画、建立寺庙、雕刻佛教造像等。由于佛教是从中亚地区传入我国中原的,所以,石窟的开凿也是在这条路上最先开始的。因此,研究魏晋南北朝石窟壁画的装饰性是对文化吸收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