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长老     
彭圣佣 《天风》1994,(7):2-3
经文:徒20:28,提前5:17 “长老”的称号,早在旧约摩西以前就有。不但摩西曾简立七十长老作他治民的助手,就是在埃及、米甸、摩押等国也有长老之设(创50:7,民22:4、7)。这些称为长老的,大多是民间的首领、族长、有名望的老者。耶稣在世时,犹太公会中也有长老,那些长老与祭司长一同要求彼拉多把耶稣钉十字架(太27:1)。五甸节后。  相似文献   
172.
史爱军 《天风》2018,(1):15-16
教会的牧养责任是双重的,既要'养',又要'牧'斯托得在《当代基督门徒》一书中谈道:历代以来,教会曾多次尝试把基督现代化,比如'苦行者耶稣'、'教导常识的教师'、'伟大的革命家'、'木匠先知'等。在诸多有关耶稣形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把耶稣看成了'面包师'、'魔术师',此种信仰被称为'吃饼得饱'。  相似文献   
173.
魏晋玄学关于宇宙本体思想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玄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它出现在魏晋时代到底有何思想价值?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什么在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之后要出现和能出现这样一种以究玄为主要方式的思想文化?对这一问题的解读,尽管离不开对魏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的分析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魏晋玄学之历史发展的分梳、阐述,但主要的方面不应是对魏晋玄学作史的考察,而应是对其作哲学的考察,即首先要确定玄学思想的哲学主题。  相似文献   
174.
2011年6月26日,中国五台山第二届国际文化旅游月开幕,当日下午在五台山银海山庄举办了招商引资签约仪式,成功签约6个项目,其中意向投资签约3个,签约投资合同2个,签约协议1个,总投资达18.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5.
文殊菩萨表征智慧,是禅宗行人信仰的主要对象之一。文殊道场五台山也是禅僧的重要活动场所和朝拜之地。明末高僧紫柏大师是五台山佛教史上重要的禅宗大德。他多次往返、驻锡于此,为刻印藏经殚精竭虑,筹谋策划,最终在五台山发起了后来由嘉兴楞严寺集中经版印刷流通的《嘉兴藏》的初始雕刻,为文殊道场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76.
《易余》是方以智的易学代表作之一,著于方氏中年“流遁百越”的患难之际.此书包含两大主旨:第一,以“余”概念为中心继承、发展了方氏家传易学的思想精髓,特别是解决了其中有无,虚实之间贯通何以可能的问题;第二,以“三冒五衍尽三教百家”,提出了以易学作为方法,会通儒、释、道三家的主张.这部著作在方氏易学史以及方以智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7.
从设计自身的发展、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传承建构、艺术化生存和设计创意的可论述性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表明设计中艺术创意是当今时代一个重要的命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8.
《佛教文化》2011,(3):88-89
2011年3月3日,筹划了很长时间,智远和含亮法师终于在这日启程,开始他们的千里拜山。他们出发的地点,是九华山的甘露寺,终点是五台山的黛螺顶,算上途中绕行的线路,此行大概一千五百公里。路上,他们不仅要风餐露宿,还要数步一叩,用自己的身体去支量这一千五百公里的拜山之路  相似文献   
179.
净明道忠孝建功的实践主张同时适应了个人和社会两个层次的需求,这一主张体现出净明道示范社会、回馈社会的目标,也体现出这种以社会服务为契机的道教宗派与公共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