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抗  汪凤炎 《心理科学》2019,(1):245-250
为了全面理解中国人的互依自我内涵,整理相关文献后,发现主要有华人本土与跨文化两种研究取向及相关的多种典型理论,如差序格局理论、华人四元自我理论、道德自我理论、三重自我理论和文化会聚自我理论。这些理论适合解释不同类型的互依自我,并面临各自的挑战。在意义维持模型下对这些理论及互依自我类型进行了整理,发现中国人的互依自我是多层次的、动态的。  相似文献   
72.
从情感互动视角出发,通过三个时间节点对72个团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领导集权度对团队成员交换(TMX)及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任务互依性和团队绩效压力调节了领导集权度与TMX间的关系,即任务互依性或团队绩效压力越高,领导集权度与TMX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反之则越强。进一步分析显示,任务互依性和团队绩效压力调节了TMX在领导集权度和团队绩效间关系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探寻苏洵的文化信仰世界为例,认为他既不同于儒者先贤思孟学派着重关注内在道德之心性论,又不同于苏秦张仪讲机智权谋的纵横之术,其所具有的历史理性精神是北宋初期新儒者气象的典范。文中笔者将苏洵的文化信仰世界理解为三个部分的建构,即以因史修经为现实基础,经史互资为思想资源,理势相推为运思理路,其所蕴含的重要学术史价值在于,此学术路径是长期以来为学术界忽略的宋初三苏蜀学的思想发凡,而"蜀学"应当是北宋儒学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4.
小学儿童“互反可逆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宏  李其维 《心理科学》1999,22(2):105-108,140
本文运用成分分析法研究经典的皮亚杰有关儿童“互反可逆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75.
权力主体忠诚于权力客体:和谐社会的权力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与权力之所以是法律的最重要现象,是宪政的最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是构建社会秩序的核心要素.和谐社会诸要素关系的相互融洽必须以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良性互动为根本.这种良性互动关系内生出权力的诸多道德诉求和伦理品质,其中一个重要的伦理维度就是权力主体忠诚于权力客体.  相似文献   
76.
自我概念对两类怀旧广告诉求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怀旧风潮盛行的大背景下, 怀旧广告日益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然而, 由于怀旧诉求未能正确匹配目标受众, 导致一些怀旧广告的无效甚至是起反面效果。基于此, 通过区分个人怀旧诉求和虚拟集体怀旧诉求, 并将其联结于消费者的两种自我概念形态(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 经由两个实验探查了受众的自我概念形态对不同怀旧广告诉求的反应。实验一采用2(怀旧诉求:个人怀旧与虚拟集体怀旧)×2(自我概念: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组间因子设计, 检验自我概念形态是否对个人怀旧诉求广告、虚拟集体怀旧诉求广告的效果起调节作用; 实验二通过对自我概念采用不一样的操控方式, 对认知反应进行更加有效的测量, 对同一被试接触到怀旧广告信息前后的品牌态度进行对比等, 重复检验了实验一的研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独立自我程度高的消费者往往偏好于个人怀旧诉求, 而互依自我程度高的消费者往往偏好于虚拟集体怀旧诉求。研究结果表明:怀旧虽是一项很好的广告题材, 但在具体应用时, 需要注意怀旧诉求与目标受众的匹配性。本研究拓展了自我概念这一重要心理变量在怀旧广告领域的应用; 同时, 论文研究结果对于怀旧营销、跨文化营销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7.
互联网(Internet)是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使用对人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作用日益明显。众多心理学家采取质或量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互联网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该文从认知过程、行为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自我意识等角度介绍了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就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获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78.
采用婚姻满意度问卷、协同教养问卷调查全国336对青少年的父母,基于成对数据分析的行动者-对象互依性模型(APIM),探讨青少年家庭中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协同教养之间的关系,检验其中的父母差异及婚姻满意度相似性对协同教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协同教养之间,既存在外溢效应,也存在交叉效应;(2)婚姻满意度与协同教养间的外溢效应与交叉效应,在父亲与母亲之间不存在差异;(3)父母婚姻满意度相似性越高,母亲协同教养的冲突行为越少,但父母婚姻满意度的相似性对父亲的协同教养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9.
言语与手部运动关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与手部运动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该文总结了两类手部运动(伴随言语发生的手势运动和抓握运动)与言语之间关系的行为和脑科学研究成果。发现:(1)伴随言语产生的意义手势可促进言语加工,特别是词汇的提取过程;(2)观察手的抓握运动影响言语产生时唇的运动和声音成分;(3)对词语的知觉影响抓握运动的早期计划阶段;(4)言语产生可增加手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作者由此认为,言语加工与手势间的联系不仅表现为神经通路的重叠和相互激活,而且可能在外显行为上也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0.
尽管朋友是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但对于朋友之间双向影响的方式和途径尚缺乏研究。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和自我报告问卷收集了8年级青少年在两个学期末的数据,获得在一个学期中稳定的同性别朋友对216对;使用主客体互倚性模型,探究朋友之间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以及成就目标取向在朋友相互影响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青少年朋友之间在学业成就上的相似性既源于选择效应,也源于影响效应;(2)掌握目标取向不仅在个体自身当前和后续学业成就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而且朋友一方的学业成就还能通过自身或对方的掌握目标取向影响对方或自己后续的学业成就,男生的中介路径多于女生;(3)对于男生而言,表现-接近目标取向在个体当下学业成就和自己后续学业成就的关系中发挥负向中介作用,但对朋友后续的学业成就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成对友谊关系是青少年学业发展的重要情境之一,并突显了成就目标取向在朋友之间学业成就相互影响中的关键作用和性别差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