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本文试图从规范性问题出发,延续赖特、林奇等学者对极小主义的批评。在本文看来,“真”这一谓词具有规范性的含义,我们的信念常常以“真”作为自身的目标。然而以“真”作为信念的目标需要我们能够区分出“相信”与“相信为真”两种信念状态,但极小主义目前却还无法为这种区分提供一个可靠的说明。在这一意义上,极小主义并未提供一个优于传统符合论的真理论方案,其核心的理论主张也需要进一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322.
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探究聋儿的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发展特点多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聋儿与正常儿童及自闭症儿童ToM水平的差异;二是比较聋父母聋儿、口语聋儿及正常父母聋儿的ToM发展差异;三是分析聋儿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理解水平。此外,对聋儿ToM发展影响因素的讨论,多是从聋儿交往、语言、训练等角度进行的  相似文献   
323.
置心一处     
“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心平气和,没有一种暴戾之气,什么灾难都没有了;意定,一切事都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324.
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幼儿心理理论信念愿望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运用实验法对256名3~6岁儿童施测.结果表明:(1)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在3~6岁期间随年龄逐渐提高.4岁是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4~5岁是幼儿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幼儿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晚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3)幼儿心理理论的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之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25.
幼儿是如何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信念还是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研究错误信念任务的有效性。采用真实信念(TB)任务和错误信念(FB)任务,以知否问题和想法问题为检测指标,通过比较儿童在FB和TB任务上的表现,本研究发现4~6岁儿童在知否问题上存在正确反应、忽略推断和“是”反应偏差三种反应模式。儿童通过FB任务的方式也有三类:基于信念、基于规则,以及其它(可能是猜测或其它未知策略)。儿童在知否问题与想法问题上的通过率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26.
幼儿对基于信念的惊奇情绪的认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7,39(4):662-667
采用简化的错误信念任务,考察了90名3~5岁幼儿对自己或他人信念证伪引发的惊奇情绪认知及其错误信念理解。结果显示,3~5岁幼儿对自身或是故事主人公信念证伪之后的惊奇情绪理解表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其归因均以情境定向为主,只有极少数幼儿提到了相应的信念状态。3、4、5幼儿对他人、以及自身错误信念的认知基本是一致的,通过率分别为一半左右、76.7%、93.3%。幼儿对惊奇情绪产生原因的逆向推理能力在3~5岁之间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一能力显著差于其错误信念认知,且略低于其顺向预测能力。这些结果揭示出幼儿很早就发展的心理理论以及心理表征技能在惊奇情绪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7.
特定句法提示对3-4岁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错误信念任务中,为儿童提供关于错误信念表征的特定句法,考察这种句法理解对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是否有促进作用。124名3-4岁幼儿参加实验,每个年龄组幼儿随机分配到零级提示,一级提示和二级提示等三个句法提示条件组,并完成4个错误信念任务。结果发现,一级提示条件和二级提示条件下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显著高于零级提示条件下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而一级和二级两种提示条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句法提示对不同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影响是相同的,对错误信念的预测问题和解释问题的影响模式是一致的。表明对错误信念表征的特定句法提示,有效促进了儿童的错误信念成绩,提示这种句法结构可能有助于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  相似文献   
328.
主体交互解释是主观解释的发展,它比主观解释具有更为明显的客观性。本文探讨了主体交互概率的测度,主体交互概率形成的条件,主体交互解释与人造客体概率解释一道构造的从主观向完全客观延伸的谱系,以及主体交互解释的恰当性问题。通过探讨这个新近兴起的理论,为人们在确定基本概率时提供了普遍的适用性并使人们避免了主观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329.
公正世界信念即相信所处的世界是公正的,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信念常常受到各种不公正事件的威胁,公正世界信念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威胁、重建公正.这种重建可能是行动上的也可能是认知上的,认知公正重建往往导致对不公正现状的合理化以及对受害者的贬损责怪.同时对于各种不公正的受害者或见证者,公正世界信念充当着重要的个人资源或是心理缓冲,帮助个体应对不公正事件,维护心理健康,并遵循公正原则追求其长远目标.公正世界信念的多维结构是解释其双重功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0.
好人也会做坏事:有限道德视角下的不道德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道德是指个体在道德判断中固有的局限性,表现在人们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观的悖离,它导致无意识的道德偏差.有限道德弥补了理性道德模型在不道德行为解释力上的缺陷.该视角下的不道德行为主要包括:内隐偏见、内群体互惠、沽名钓誉、利益冲突和漠视未来.关于有限道德存有4种理论解释:自利性动机、双重自我、道德褪色和框架效应.未来有关道德决策和不道德行为的研究,需要延伸到有限理性与无意识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