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先已阐明的"实际生活经验"(作为现象学的研究领域)和"形式显示"(作为现象学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宗教现象学所指向的对象、所欲实现的目标及其所带有的特定的路径与方法。现象学不是用哲学的形式化概念去把握历史上各种类型的宗教史事或材料,而是在一种产生于宗教生活具体情境的先执(Vorgriff)之引领下,去开显原始基督徒实际生活经验的宗教性(Religiosit(a|¨)t)及其时间性趋向,具体地说是用"形式显示"的表达方式去揭橥原始基督徒宣教活动的内容意义、连结意义和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本文就与在教学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生成及激励学生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3.
8—12岁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众现象的研究内容至今均为感知觉方面的认知,同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只要求被试各别地单独作出判断,故有必要探究群体情境对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四种群体情境,使用三种“后果/意向”式道德故事作刺激材料,被试为8、10、12岁儿童计353名。结果表明,群体情境会使儿童的道德判断发明明显的从众变化,成人权威的群体情境最为有力、小型的和友伴群领袖的群体情境次之、微型的群体情境又次之。  相似文献   
144.
家庭研究新观点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概述了家庭研究观点的变化;概括并评论了家庭研究中三个新观点或新原则:双向互动原则,系统化原则和中介原则;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家庭研究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5.
一、什么是“三疑”课堂导学模式 “三疑”即质疑、探疑、解疑。在质疑环节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老师梳理问题,用这些问题驱动课题;探疑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老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解疑环节中,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迁移性的练习,提升学力。  相似文献   
14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中班年龄段(4-5岁)的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多数孩子能够心中有主题的进行作画。如女孩子经常画公主、漂亮的花、美丽的宫殿等;男孩子则更喜欢画飞机、汽车、坦克大炮等等。然而孩子们的画面单一,不太会添加一些背景情节丰富画面。那么为孩子们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情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能否让孩子们的主题绘画丰富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7.
从文学与影视互动传播的角度历时性审视研究齐鲁文化及其传播镜像,80年代齐鲁红色文化与民间草莽文化并行,90年代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并峙,新世纪政治文化重塑与移民文化重温同步。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加强文学与影视良性互动,是有效促进齐鲁文化的品牌塑造与影像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8.
道德领域亦存在框架效应,但有关这类偏差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研究以600名大学生为对象,以亚洲疾病和工厂风波两类经典情境为实验情境,设置正面和负面两类属性框架,以研究道德判断的框架效应。结果发现,在面临道德判断情境时,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确定性方案,而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方案; 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评价风险性方案更违背道德,在负面框架下则认为确定性方案更违背道德; 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道德之可谴责性评价与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本身之道德违背性评价的判断并不一致:在正面框架下,若情境中人物选择风险性方案,被试认为其行为更应受到谴责; 但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方案和风险性方案在道德上应受谴责性的评价并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道德判断框架效应存在性别差异,负面框架下女生更为风险寻求。  相似文献   
149.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通过实施社会善念有助于提升他人的合作行为。为检验这一假设,本实验设置了“施—受”双方的互动博弈情境,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纵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分别利用信任博弈和公共物品游戏测查接受者在互动过程中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结果发现:相比于低社会善念组,被试在高社会善念组中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进一步路径分析也发现,信任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社会善念行为的实施为互动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降低了人们时时“设防”的监控动机,使合作带来的利益双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0.
戴逸茹  李岩梅 《心理科学》2018,(5):1185-1191
居住流动性,指某时期个体搬迁的次数或某区域居民搬迁的比率。本文从居住流动性引起社会环境变化入手,综述其心理影响。对儿童/青少年,搬迁中断了成长所需的关键社会环境,影响自我调节、认知能力、情感与群体行为等。对成年人,搬迁使社会环境陌生化、所属群体变换频繁,影响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自我概念和群体认同等。随后,就成年前、后研究的关系、居住流动性对利己行为的影响及国内居住流动性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