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人们在阅读时,思维有时会游离到所读内容之外,此时人们的目光虽然还在沿着所读材料移动,但认知加工却游离到一些与任务无关的内容上,这就是所谓阅读中的"心不在焉"。本文总结归纳了阅读中"心不在焉"的三个主要理论假设:执行控制理论、控制失败假说和注意解离假说。分析了阅读中"心不在焉"的三种影响因素:第一,阅读方式,即被试采取朗读或默读的阅读方式以及阅读时是否有时间限制等;第二,阅读材料,即材料难度、阅读兴趣与词汇特征;第三,被试的年龄、元觉察能力和工作记忆容量。最后提出了一些目前阅读中的"心不在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2.
张丽华  朱贺 《心理学报》2021,53(11):1228-1243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共纳入原始文献121篇, 含177个独立样本, 参与者总数达73687名。元分析的结果显示, 自恋与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 二者关系受性别和自恋报告方式的调节, 但不受攻击性报告方式和文化的调节。同时, 不同类型的自恋与攻击性呈现出不同的相关程度, 内隐自恋与攻击性的相关程度高于外显自恋, 非适应性自恋与攻击性的相关程度高于适应性自恋。后续的研究应加强自恋测量的准确性, 注重探讨不同类型自恋与不同类型攻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3.
辛素飞  梁鑫  盛靓  赵智睿 《心理学报》2021,53(8):875-889
教师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 对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至关重要, 同时, 对其随社会变迁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监测也不可忽视。本研究对2002至2019年间的51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告(共包括13600名教师)进行横断历史的元分析。研究发现:(1)教师主观幸福感均值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 这说明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在逐年下降。(2)来自社会经济条件(居民消费水平、房价、老年抚养比和教育经费)、社会联结(家庭规模数、离婚率和城镇化水平)和社会威胁(犯罪率)三方面的8项宏观社会指标的变化能显著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下降。(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随年代下降的趋势更明显, 其主观幸福感得分要显著低于高校教师。本研究不仅探究了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近20年的变迁趋势, 而且结合社会宏观发展的指标, 提出了影响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三维理论框架, 对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纵向(随时代变迁)及横向(宏观社会指标)的拉伸, 拓展理论基础的同时, 在实践上, 为干预调节我国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4.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文献检索, 纳入文献65篇, 总样本量为8103。异质性检验发现,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 敏感性分析显示, 使用One-study removed逐步删除异质性较高研究,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呈显著正相关; 次群体检验表明,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关系受对比方式的调节与影响, 但不受群体和测量工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正念对自我同情水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同时随着对比方式的不同对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 而群体和测量工具对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自我同情的关系并无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5.
本研究以59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N-back认知任务探讨在不同难度的认知负荷任务中老年人消极元刻板印象激活的认知效应。结果发现:1、消极元刻板印象激活组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未激活组;高认知负荷任务组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低认知负荷任务组。2、消极元刻板印象激活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未激活组;高认知负荷任务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认知负荷任务组;组别与任务难度之间交互作用达到边缘显著,在低认知负荷任务中,消极元刻板印象激活组和未激活组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中,消极元刻板印象激活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未激活组。上述结果表明,老年人消极元刻板印象的激活导致了负面的认知效应。  相似文献   
176.
该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身体清洁对道德判断影响及其调节因素。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有14篇文献29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4184)。元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清洁对道德判断影响的效应量较小(d=-0.233),且身体清洁总体上可以增加道德判断的严苛性; 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身体清洁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不受身体清洁方式、清洁启动方式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7.
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莫衷一是, 为整合调查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对2010~2020年来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5.2%, 95% CI = [0.16, 0.37])、抑郁(14.6%, 95% CI = [0.12, 0.18])、焦虑(12.3%, 95% CI = [0.06, 0.23])、攻击行为(4.1%, 95% CI = [0.02, 0.10])、退缩(3.8%, 95% CI = [0.02, 0.06])、违纪行为(3.7%, 95% CI = [0.02, 0.07])、躯体化(3.6%, 95% CI = [0.02, 0.07])。(2)测量工具、检出标准、检出时间是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总体而言, 我国小学生除了睡眠问题、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偏高外, 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可。未来应开发适合中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工具及检出标准, 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精准干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8.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亟需关注, 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究, 但结果并不一致。为明确近10年来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对检索后获得的252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 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28.0%)、焦虑(26.3%)、睡眠问题(23.0%)、自我伤害(22.8%)、自杀意念(17.1%)、躯体化(9.8%)、自杀计划(6.9%)、自杀企图(未遂) (2.9%)。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受出版年代、测量工具、检出标准、检出时间、年级和区域影响。未来应着力编制标准化测评工具、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并对高年级、欠发达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9.
基于42篇文献的64项独立研究, 总样本量为22843人的数据, 对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工作时间与任务绩效、关系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2)国家类型的调节作用显著:相对于西方欧美国家, 工作时间与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的倒U型关系在中国更为显著; (3)产业类型的调节作用显著:相对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 工作时间与任务绩效的倒U型关系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更为显著; (4)年龄的调节作用显著:相对于高年龄水平, 工作时间与任务绩效的倒U型关系在低年龄水平群体中更为显著; (5)性别的调节作用显著:相对于低男性比例, 工作时间与关系绩效的倒U型关系在高男性比例群体中更为显著。结果不仅基于元分析厘清了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的倒U型关系效应, 而且为劳动法中工时规定(例如周均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警示组织注意工作时间对工作绩效的“过犹不及”效应。  相似文献   
180.
黑格尔从现代性与理性的视角出发,认为孔子没有思辨哲学,只有道德哲学;保罗.博维则从后现代与非理性的视角出发,认为孔子只是复制了他自称要终结的结构。对于黑格尔而言,思辨哲学的重要假想敌之一就是中世纪神学以及与之相关的非理性话语,但是这一假想敌并未在孔子与《论语》中出现。对于保罗.博维而言,关注边缘群体是其批判孔子的主要立足点,但是这一群体本身却并未在《论语》之中出场。事实上,《论语》的话语展开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独白,全部内容都蕴含在个体生命的历程之中,一方面与黑格尔、保罗.博维等西方学人立足于理性与非理性所进行的思考与论述有着极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限定了《论语》话语解释力的三重自我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