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叶闯 《世界哲学》2009,(2):26-32
大卫·查尔默斯对指称主义一直采取怀疑的态度,他在<概率与命题>这篇文章中,通过揭示指称主义和穆勒关于专名的论点与贝叶斯确证理论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一种否定指称主义的新论证.查尔默斯论证的核心,在于表明贝叶斯确证需要一种指称主义不能满足的条件,即它需要非指称的信念对象.非指称的信念对象需要恰当的描述,可是,查尔默斯在他的语义学中所提出的"中心世界"等概念工具,在给出这些描述时,可能会遇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212.
高低自我监控者在不同互动情境中的被洞悉错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nyder的自我监控量表,从大学生中筛选出典型高低自我监控者。要求他们不动声色地喝下1杯醋和4杯水,而后,让观众根据他们的表现去辨别饮料的味道,并让被试预测可能猜中的人数。在实验1中,被试和观众以录像为媒介间接的互相推测;在实验2中,被试和观众现场直接的互相推测。两个实验都包括高低自我监控者各21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监控水平对被洞悉错觉有明显的影响,在直接和间接两种互动情境中,低自我监控者的被洞悉错觉都比高自我监控者强烈。互动情境对高自我监控者有明显的影响,在间接的互动中,高自我监控者出现了明显的被洞悉错觉;而在直接的互动情境中,低自我监控者的被洞悉错觉依然非常明显,高自我监控者则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213.
人们倾向于将积极的信念、情绪、态度等赋予那些面孔具有吸引力的人, 也对这样的人采取积极的行动.然而, 在社会互动中, 人们既依赖互动对象的外貌特征做出判断和决策, 也会观察其行为表现, 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基于此, 实验采用2(面孔吸引力: 高、低) ×3(贡献趋势: 随机、递增、递减) 混合设计, 考察面孔吸引力和行...  相似文献   
214.
爱的信念     
基督徒生活的信念是爱,因为爱使人精神富有,正视贫穷;爱使人心胸宽广,化解狭隘;爱使人良善心谦,远离邪恶;爱使人处世公正;爱使人正义,剥开虚伪;爱使人生活甘饴,面对痛苦;爱使人勇敢和平,重振懦弱,爱使人心底纯洁,涤荡污秽;爱使人不骄傲,谦虚忍耐;爱使人不嫉妒,亲近宽容;爱使人不谋恶事,向往和平;爱使人不生事,相互理解;爱是生活的底色;爱是慈祥的,爱是忍耐、盼望、相信、包容、奉献、牺牲、无私、良善、诚实、恒心、追求正义、高雅的风度。  相似文献   
215.
中国多采用教师主导型教学,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这种方法导致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而美国多采用的是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是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16.
从Schachter的二因素理论和Beck的认知模式观点出发,采用信念量表、广场恐怖认知问卷、躯体感觉问卷、Hamilton焦虑及抑郁量表,以抑郁患者和正常人两组作对照,调查了焦虑患者的焦虑、认知及躯体感觉的相互关系。初步结论是,“躯体损害性”自动想法和对躯体感觉的过分担心是临床焦虑的特征;“社会、行为后果性”想法似乎是焦虑和抑郁患者共有的。焦虑的认知内容是以“危险”为主题的,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在焦虑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危险”的负性自动想法和焦虑关系密切,而由非理性信念所反映的特定的认知图式可能促使患者过度夸大危险性。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两因素理论和Beck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217.
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情境心理学的概念、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一扼要阐述,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批评;(2)人与情境互动论及其研究方式;(3)情境概念的变化趋势;(4)用词汇法研究情境分类学;(5)情境表象及其个别差异;(6)情境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18.
为厘清知识验证信念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知识验证信念量表、主题知识问卷和阅读策略量表,对于17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要求其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之后进行开放问题回答。结果显示:精致化策略和信息收集策略在知识验证信念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验证信念对于精致化策略的预测作用受到主题知识的调节。该结果不但展示了知识验证信念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间接影响机制,也提示了主题知识的作用在于提供了选择复杂策略的自由。  相似文献   
21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为中心环节的“课堂教学”,一直被视为对外汉语教学四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从老师备课起的“教什么”、教学时的“怎样教”到学生学习时的“怎样学”,都是由“课堂教学”这一纽带系联的,然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部分也是建立师生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基石,所以本文就如何提高对外汉语课堂互动性提出一些观点看法,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20.
屈原人格特质非儒非道,主要表现为勇于担当、九死不悔、好修及耿介婞直、勇于斗争等。屈原生当三寅,为楚王族苗裔,他将此看作"内美",坚信自己与楚国政治间存有宿命关系。"内美"外化为屈原之"义",表现为"专惟君而无他""吾谊先君而后身"的生命意识。"为君"即是为国、为民族,这种生命意识塑造了屈原九死不悔的人格品质。战国崇圣尚贤的文化思潮,促成了屈原圣君贤臣两美相合的"美政"理想。践行"美政"成为屈原信仰般的事业,成为其生命意义之所在。为此他"好修以为常","好修"成就了屈原秉德无私、坚持原则、婞直中正的品质。楚国早期开国创业的自强历程,则成就屈原自强坚定,勇于斗争的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