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感"·"象"·"数"--《周易》经传象数观念的哲学人类学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周易研究》2005,(3):10-18
象数观念是<周易>经传乃至易学中的基础和核心观念.历来对象数观念的理解和解释,往往局限于象数观念本身,而对<周易>经传的产生背景、以及其中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感",则关注不够.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在考察<周易>经传的产生背景以及"感"、"象"、"数"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周易>经传中的象数观念其实是原始时代的感性具体的思维方式及其宇宙观的积淀.具体说来,"数"也是"象",它们本来都是"互渗"或"交感"的中介;换句话说,<周易>经传象数观念的最终依据其实是感;象数因感而蕴涵着向天道观和伦理观发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22.
陈坚 《周易研究》2005,(3):53-62
<易经>文本的零散性使其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易学史上所诠释出来的<易经>意义却丰富多彩,那么<易经>的这许多意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易经>意义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一)天地赋予<易经>以意义,这就是<易经>的天地意义;(二)<易经>符号(卦爻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会产生意义,这就是<易经>的逻辑意义;(三)人类将自己的认识投射到<易经>上而形成<易经>的投射意义.<易经>的这三大意义及其来源有着中国式的独特学理,即使是专门研究文本意义的西方解释学对之亦不能完全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323.
《学海》2017,(3):152-159
在《声音与现象》中,德里达对胡塞尔关于"符号与独白关系"做了批判性解读。事实上,独白这种"活生生的在场"却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在场。独白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传统形而上学思考的盲区,但是它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质量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白实质上是心灵生活,与"无意识"话题有密切关系。独白介于语言与非语言之间,是一种"元语言"。分析独白与狭义上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本身的认识,即独白比语言更丰富、更混沌、更原始,而语言不过是独白的瞬间定格。独白的性质其实是与身体因素有关的心理行为,并因此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观念论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24.
胡塞尔的《算术哲学(Ⅰ)》出版于1891年。在该书的书评中,弗雷格批评了胡塞尔关于概念的观点以及他通过抽象来说明数的做法。特别地,在批评胡塞尔关于定义的论述时,弗雷格表述了所谓的分析悖论,并且尝试通过涵义和指称的区分来消解这个悖论。弗雷格还批评了胡塞尔观点所导致的三个困难,即如何说明单位的同一与差异、如何说明0和1以及如何说明无穷数。弗雷格的批评对胡塞尔放弃心理主义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5.
辛自强  李丹 《心理科学》2013,36(2):364-371
以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117人作为被试,采用非符号性分数材料探讨小学生的分数表征方式,以确定他们能否表征分数值。以心理数字线假设为理论基础,分析被试完成分数比较任务的距离效应和反应编码中的“空间—数字关联”效应(SNARC效应)。结果表明: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能够对分数进行整体表征,并且表征效率随年级上升而显著提高。至少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已能够根据分数的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自左至右地将分数表征在心理数字线上。  相似文献   
326.
知觉符号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觉符号理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研究者采用多种实验范式、在各个领域对该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往的研究发现, 大量的研究主要探讨语言表征、概念获得、具身情绪、推理过程、社会认知和知觉符号发展等科学问题。本文对此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 特别是以实验范式发展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表征的思考。最后, 对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7.
研究采用边缘位置提示与中央符号提示,探讨了外源性与内源性注意定向对立体视觉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短SOA下,非预测性边缘位置线索对2D和3D空间中的视觉辨认任务均产生了启动效应.3D空间中线索提示诱发了注意的自动定向,注意在深度面间的转移需要耗费一定时间.(2)长SOA下,2D平面上非预测性边缘位置线索导致了返回抑制,3D空间中的返回抑制波及至不同的深度面上.(3)不同SOA下,3D空间中预测性中央符号线索对视觉辨认任务均产生了启动效应,其效应量不随SOA延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328.
设计美学本来是一门应用性的美学分支学科,符号学则是从语言学和文化哲学领域中诞生出来的关于人类思维工具.思维方式的学科,符号学与设计科学的联姻--设计符号学就成了美学理论科学与具体审美创造实际应用--工业、艺术、环境设计的一种典型的体现.<设计符号学>作者分析符号学各家理论成果鞭辟入理,介绍设计领域各流派理念脉络分明,对各家经典范例的个案点评要言不繁,体现了新颖的设计理念,广阔的学术视野,将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体.  相似文献   
329.
数学焦虑对初中生数学应用题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筛选出的391名初中1~3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问卷》、《数学焦虑问卷》测试,探讨了数学焦虑对初中数优生、数困生数学应用题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1)应用题成绩性别差异不显著,性别不是影响应用题成绩的主要因素;2)数优生的焦虑程度远远低于数困生;3)数学焦虑的年级差异不显著;4)数学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5)数学焦虑对应用题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30.
浅析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各种文化符号来建构仿象,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消费,为资本赢得利润。艺术在消费文化中成为可利用的符号之一,从而也被消费文化所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外在,分别从物质、技术和文化方面影响了艺术的普及度、表现方式等;一个是内在,从素材、自身价值等角度影响着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自身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