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665篇
  35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近年来国际宗教社会学界经历了一场由宗教市场理论引领的"范式转换",对中国宗教社会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回顾了宗教市场理论范式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了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反思,指出与西方学界相比,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经历的不是简单的、替代性的范式更替和转换,而是以本土化修正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多元复合式的结构转型。中国宗教社会学者应立足于本土宗教信仰的现实状况和结构特性,对西方的理论范式进行积极地扬弃。借助研究领域、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结构转型,中国宗教社会学者或可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宗教研究的本土化进路。  相似文献   
172.

原则主义作为全球生命伦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进路,是对生命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问题的回答,也是经典哲学理论在该领域中脆弱性的必然结果。然而,自产生伊始,原则主义就深陷批评和质疑的漩涡之中,包含原则一致性、常识道德问题、道德地位和方法论等。对这些争论的回应和批评性意见的包容、选择性吸纳,使原则主义释放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原则主义本质上是对于生命伦理学的思考,对于我们参与全球生命伦理学发展提供中国话语给予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3.

在濒临死亡情境下,对26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开放编码、关联编码及选择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分解、检测、比较、概念化及类属化,并围绕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进行理论编码。结果显示,构建了扎根于原始资料的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新利他主义动机心理模型,形成了正确生死观构筑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认识基础、追寻意义存在构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心理特征及利他主义新理念成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三条新理论,对诠释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行为具有一定参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4.
社会认知主要围绕"理论理论"与"模仿理论"两个经典模型来解释人际间的理解。这一主流框架既包含重要的洞见,也隐含着成问题的理论预设。同感现象学及其当代的代表"直接感知理论"对上述框架提出挑战,认为他人认知的起点不是认知者的理论推理或者心智模仿,应该回溯到认知者初始的感知经验,认为感知是通达关于他人心智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5.
围绕混沌理论与妊娠及分娩之间的联系,结合实践,提出可行的优化孕产妇管理工作的建议。强调医务人员应应用线上及线下多种方式,于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各阶段,针对孕产妇身心各方面,对其实施系统化的管理;应重点把握与孕妇首次接触的时机,建立信任关系以保证其良好的遵医行为;管理过程中应尊重孕产妇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应重视其支持系统的建立,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应为孕产妇提供切实的支持。旨在为孕产期保健工作提供新思路,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孕产妇服务。  相似文献   
176.
《学海》2019,(3):19-26
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不仅有赖于逻辑自明的"以理论为导向的经验研究"(theory-oriented empirical research),有时候也来自针对特定社会干预方案及其后效的实证评估。本文首先给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政策"的广义界定,认为在一般性社会干预的视野下,任何一个企图提升人类,或其内部特定人口组群(population segments)之总体福利的公共知识行动(public knowledge action),都具有社会性,因此都是社会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引入作者亲身经历和关注的三个政策案例并见证了社会行动者对特定政策的适应性回应之后,论文提出了迈向"证据为基础的社会政策研究"这样一个倡议,将其看作当代社会知识生产的一个主要来源,并强调指出,对社会政策证据生产之时序性的完整把握在这一知识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文章还将该生产时序分解为三个阶段进行细致说明:(1)对嵌入性政策场域(embedded policy field)的定性把控;(2)操作化、多点测量和评估证据的系统采集;(3)作为包容性解释的理论叙事(theoretical narrative[s] as accommodating explanation)的生产和提炼。  相似文献   
17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明确突出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宗教工作整体中的关键地位,又为意识形态工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对抑制有神论蔓延和作为大原则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保证地位,从而校正了宗教工作仅仅等于或仅仅围绕统战工作的习惯认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及时而准确地反映了进入新时代前后宗教国情世情的错综嬗变,从而将改革开放以后长期形成的宗教理论和政策体系置于一个仍在不断拓展、不断完善的开放系统之中,而不是视为凝滞僵化的教条或不可逾越的雷池。同时,以其对于指导实际工作的前所未有的强大操作力,充分显示出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赋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革命性、实践性价值,展现了党对宗教工作全面加强领导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78.
179.
刘同舫 《哲学研究》2021,(12):25-34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挥"批判的武器"功能,需要以恰当的方式面向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实践在整体上具有统一性,但其自身也内蕴"理论阐释"与"实践行动"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实践"关系的本体论中呈现出来。从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张力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采取两种看似矛盾却符合其理论特质的方式面向实践:通过拉近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以"回归实践、切中实践"的方式,对研究中日益脱离实践的纯粹理论旨趣和"停留于文本"的抽象逻辑演绎取向加以纠偏与拨正,进而确立理论服务实践的宗旨意识;通过"拉开"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以"立足实践、跳出实践"的方式,对理论研究沦为实践附庸的现象加以反思,以理论作为"解释世界"的依据和"改变世界"的导向,进而推动实践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实践是基于科学有效的方式不断推进、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与日俱增。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蔓延是卫生工作者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 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社会资本理论这一全新视角下, 分析如何构建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 改善人际网络关系。社区慢性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将为社会资本的重组和再生形成助推器, 并有助于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 同时, 对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建立互信互利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