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8篇
  5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旷世奇才,面对唐诗登峰造极后宋人难以超越的现实状况,他探索、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诗歌创作理论,对于宋诗的继续前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包括对诗歌创作中用典使事这一修辞手法的发展与运用。苏轼诗歌用典精当妥帖,技巧娴熟,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2.
他曾经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涵盖中国几代人共同记忆的经典形象,至今仍无人超越。他,就是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但让人意外的是,他的成功,竟然是来源于一句话。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祖籍浙江绍兴,生于1959年,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南猴王“六龄童”章宗义。章金莱的二哥叫章金星,艺名为小六龄童。为了与章金星的艺名区别开来,章宗义就给章金莱取了“六小龄童”这个艺名。  相似文献   
23.
少很多人都知道:音乐教育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重要钥匙。中外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就个人做出的科学成就体会到: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音乐的形象思维对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健全而完美的创造思维过程必然是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从美国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到对“创新教育”的启示。奥尔夫教学法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演唱、演奏、表演等)做大量的“即兴”创作,他不要求单独的模仿,而是师生共同进行艺术创造: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包括体态律动、  相似文献   
24.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构思巧妙,通俗清新,脍炙人口,后人推崇备至,纷纷仿作。今录几篇具有时代新意的健身养生铭,供读者玩味,为中老年朋友的休闲生活增添些许乐趣。《老人铭》:年不在高,用脑则灵;资不在深,读书则明。斯是老年,唯吾独馨。书画怡且乐,花木映眼明。谈笑有知己,往来无俗丁。可以练书法,诵《诗经》。无谗言之乱耳,无虞诈之劳形。气清观宇宙,情趣在童心。心里云:何老之有!  相似文献   
25.
今年初,一则网上的消息印入我的眼帘:在"2008年和谐中国年度峰会暨中国公益事业促进大会"上,经过投票,以及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的评审,北京广济寺法闻法师获得了"2008和谐中国书画艺术金  相似文献   
2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道家学说深刻全面地影响了中国书法创作。其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导书家师法自然,倡导真情流露;其辩证法思想成为书家创作的指南;心斋、坐忘说成为书家的修身之道;大美思想指导着书家创作走向至境;浪漫主义书风始于唐宋,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7.
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精典——《周易》阴阳互补思想的角度来阐释其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即:《周易》太极图中黑白相间的S型线条与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中的线条之间如何联系;论述《周易》阴阳互补思想在书法创作中的思想碰撞;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正>在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当今书坛既充满生机活力,又表现得困难重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又将如何去应对?这是书法艺术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价值取向、艺术标准、理论与实践关系、主流书风建设四个方面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唤起每一位书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9.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的瑰宝,它与雕塑在形体结构、空间和意境上有着微妙的联系与共通性。研究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和经验,对于中国现代雕塑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竹禅是双桂堂第十代方丈,他在清末之际,以艺术的手法弘扬佛法,接引众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评述他一生的成就和贡献:一、竹禅和尚生平事迹。二、竹禅和尚的艺术成就:(一)古琴艺术的成就,(二)绘画艺术成就,(三)书法篆、刻等方面成就。基于佛教艺术介绍竹禅的作品及贡献。三、从佛教修持方面对竹禅艺术行为的肯定,启示出佛教艺术在弘扬佛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