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9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尤尼斯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尼斯等人关于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观强调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经验对其道德发展的持久影响,认为社会参与活动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人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这种尊重的品质。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观是对艾里克森和柯尔伯格理论的继承和超越,但有关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2.
左银舫 《心理科学》2004,27(2):353-354
本文就中小学教师对于知识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地灌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教学观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73.
874.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重要研究范畴,从知识来源、求知方法与途径、真理标准等知识共性问题对中医知行先后、知行难易、知行轻重等中医源流进行探讨,从而寻求中医发展之道。在目前环境下,"知行并举,以行为重"的中医发展策略具有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875.
"内外之学"与"物我关系"是朱熹"仁道"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般而言,"内外之学"可看作是区别"天理"与"人欲"的一条重要分界。在此,朱熹认为:庄子的"内外之学"跟"物我关系"是统一的,它本身包含着"物我一理"、"内外参合"及"内外交相养"等内容,尤其是"内外交相养"突出反映了朱熹理学思想的特色,因而它便成为我们阐释朱熹"物我观"的主要理论依据。当然,朱熹"内外之学"的理论重心并不在以"物欲"为特征的"外学"上,而在以"义理"为特征的"内学"上。在朱熹看来,成就"内学"的关键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关键又是与"为己则学以博"密切相关的"切己工夫"。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内外之学"又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学"。  相似文献   
876.
从医师的视角浅析医疗差错的辩证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差错是影响医疗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医疗差错,需要以科学辩证的认识为前提。当前,我国医院管理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医疗差错的辩证认识,导致在处理上存在些许不足。本文从医师的视角,对如何辩证地认识医疗差错进行浅述。指出,医疗差错在相当程度上源于人的出错之天性和医学的复杂性,广泛存在于医疗实践中,发生具有必然性;虽然从表象上看,医疗差错的原因是局部的,但其本质的原因是系统性的;医疗差错是医疗安全系统运行状况的"指示灯",有助于及时地了解安全系统的薄弱环节,为完善和提升系统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877.
丁光训 《天风》1998,(10):16-17
我们基督徒很关心人们信不信上帝和基督。如果对方信上帝和基督,我们就认他或她为“自己人”,否则他或她就不是“自己人”。至于一个人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怎样一位基督,我们就不大问了。 但是只要我们细读《圣经》,我们就知道,《圣经》  相似文献   
878.
由比较看荣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是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在该体系内,他着重从内因的角度探讨个体的心理动力系统及社会性,强调个体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以及具有的基本自由和主动性。进而将研究对象扩展至健全的个体,采用综合建构的方法进行分析。在人类命运问题上,他也持乐观态度,从而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渐趋一致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879.
死亡观的迥然不同, 直接影响了当前“临终关怀”、“器官捐献”等与死亡相关的医学课题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进程。基于医学视角对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和研究造成二者差异的文化原因——由于哲学传统、宗教信仰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保持死亡伦理的普世性和多元性之间的张力前提下分析中西方死亡观对医学发展和现实社会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并提出引入宗教对死亡文化的积极作用和加强对全社会的死亡教育。  相似文献   
880.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