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宋代道医窦材的高超医术得益于其“崇阳”思想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阳气为本”和“大病宜灸”所蕴含的崇阳生命哲学观两大方面。前者倡导保扶阳气、禁戒寒凉,后者强调重症要施以温热纯阳的艾灸才能力挽狂澜。时至今日,这种“崇阳”生命哲学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于普遍上热下寒、外热内寒体质的当下人们,认识“降火”误区和如何养生保健具有深刻的启迪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2.
本文通过对秦简《日书》中众多规则和方法的研究,指出在战国时期,不仅已经有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完整表述,有了五行与四时、五行与四方(五方)、五行与天干地支以及五行与河图十数等的配属,而且五行寄生十二宫和三合理论亦已完成并普遍应用;此外,还出现了阴阳穷绝、阴阳击冲、五行无气等观念;关于五行旺相休囚死的重要观念也已产生。据此,本文认为,五行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完备,基本成熟了;战国是我国五行观念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即成熟时期。在此之后,五行观念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53.
今本《管子》有多篇亡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堂书钞》对《管子》的引用情况,对其亡佚时间进行探讨,认为:《管子》佚篇的亡佚不是一次性的,在南北朝后期,《管子》的部分内容亡佚;隋末唐初,《管子》又损失了一些篇章,《管子》佚篇全部亡佚。  相似文献   
154.
《太平经》是中国宗教史和思想文化史上真正映现出道教特质与特色的第一部原始经典。这部经典最终写定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原由10部、170卷、336篇组成,在东汉以前的全部理论性著述中,篇幅最大,内容也最庞杂,惜乎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残缺现象。但仅据王明先生《太平经合校》(下称《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第5次印本)所搜采、勘定的30余万字经文,仍足以看出,本经针对西汉末叶、新莽特别是东汉后期乱世迭至的社会现实,摭取糅合并改造发挥先秦及秦汉以来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数术家、神仙家、医家和谶纬等学说以及民间诀…  相似文献   
155.
早在远古时代,华夏便有崇奉“文昌”之风,那是属于星辰崇拜;自东晋末年,西蜀又出现信仰“梓潼神”张亚子之俗,则是对人的神化。至迟北宋初年,“梓潼神”即开始与文昌星相融合,而逐渐成为全民族的科举、文化之神。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在汴京(开封)兴建的太学已设有祭祀文昌君的“桂香祠”(后改称“梓潼庙”)①,就是将梓潼神与文昌星合而为一的体现。北宋民间以至儒林都流传着许多关于梓潼神君“职掌文昌之命”、保佑士子功名的传说,诸如“刘悦登第”、“孙策题”、“元珍梦诗”、“文缜状元”等②。但直到南宋以前,尚未出现将二者合而为一的…  相似文献   
156.
储华谷《周易参同契》注年代略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正统道藏》太玄部收有储华谷的《周易参同契》注三卷。注者储华谷,身份不明,其它史料亦未见关于其生平的详细记载。本文拟对储华谷《周易参同契》注的注书年代进行考察,以就正于方家。 一、储华谷注《周易参同契》的时间上限为北宋  相似文献   
157.
女书产生与存在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庆媛 《学海》2004,(5):179-182
女书产生和流行于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乡。当地地处偏僻 ,外部封闭而内部生活层面开放在上江圩地区并存 ,有利于女书的传播。这里妇女地位低下 ,使当地妇女形成了对汉文化 ,进而对汉字的反叛 ,她们使用自己的文字 ,表达心中的哀怨。当地瑶汉民族杂居 ,受瑶俗影响 ,这里的妇女相对中原汉族区域妇女更加自由 ,她们在专门的妇女节日和活动中 ,学习女书、唱读女书。女书就是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产生并流行的。  相似文献   
158.
本文讨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在道书分类中的应用.对编制道书分类法的相关文献作了一个综述.结合上述两方面内容,提出了一个新的道书分类法的基本框架,作为道书分类的先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9.
本文论证了晋代前《归藏》易之文从未面世,晋以降历代《归藏》的版本均出自汲冢书《易繇:阴阳卦》,还着重考证了春秋时宋《坤乾》与战国时《周礼》所称《归藏》的渊源关系,指出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的卦占书包含有甲、乙两种其底本不尽相同的、以卦占为主体的《归藏》摘抄本,当称为《归藏·64卦占》为宜。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以帕木竹巴·多杰嘉波文集中所收两篇息解派文献《息解文库》和《息解梦中书》为起点,探讨了多杰嘉波与息解派之间的渊源,钩沉12世纪西藏佛教部派初创时期噶举、息解两教派之间关系,对两派在东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交集进行考论,即黑水城文书中传承自息解、噶举的不同教法,很可能同时与噶举、息解两派有关.此外对多杰嘉波所获息解教法来源做了初步讨论,认为其传承虽源于息解派祖师帕当巴桑杰,但却并不是藏文记载中所说的“帕当巴桑杰亲传”,而是习自帕当巴桑杰的女弟子玛姬夏玛或玛姬拉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