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4篇
  7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国内旅游伦理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旅游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旅游伦理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旅游伦理或旅游道德教育研究和旅游伦理规范或旅游道德建设研究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优秀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研究成果零散、理论构建欠缺、研究方法单一和实践价值贫乏等问题.因此,国内旅游伦理的后继研究应该注重研究的系统化、建制化、跨学科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82.
服装品牌的迅速发展,对现代服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的包装是产品与销售的重要环节,其设计的优劣对服装销售起着重要的作用。服装产品的设计包装,既要考虑包装的功能性和装潢效果,又要结合产品本身的特色,以及品牌的文化内涵,为传播品牌和企业文化而设计。只有提高服装产品的设计,才可增添品牌的感染力,才能对服装品牌风格的延续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3.
《中国穆斯林》2006,(1):63-63
中国太和旅行社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国际旅行社,也是国家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组团社。为了方便厂大的回族穆斯林游客,该旅行社从2006年将特别推出穆斯林旅游品牌“合力假期”,由多年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回族专业人士为穆斯林游客量身订做不同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提供多样化便捷、优质、安全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回族穆斯林游客在旅途中餐饮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4.
陈思雨 《美与时代》2023,(12):104-106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助力乡村开发是践行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梳理绍兴市乡村的地貌、文化、经济特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考察绍兴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总结绍兴市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提出优化品牌、整体规划升级、优化人才体系等举措,以期推动绍兴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绍兴市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5.
胡铂 《美与时代》2023,(12):101-1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乡村作为人们向往的“桃花源”,应具备充足的审美价值,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为其带来更加深刻的体验。概括乡村旅游审美文化的重要性、基本构成和主要特征,并对乡村旅游审美文化的价值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86.
刘昂 《伦理学研究》2020,(4):109-11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治理先后经历了传统时期内生性治理、近代社会嵌入性治理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融合性治理三个阶段。传统时期内生性乡村治理以道德权威为主体,基于风俗惯习处理村庄事务;在近代社会嵌入性乡村治理中,村庄被外部多元价值所裹挟,不同组织依靠各自价值诉求,进行乡村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多种力量以村民利益为基础,协同参与村庄道德文化建设,形成了融合性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87.
刘祖云  刘腾 《学海》2022,(5):82-89
“生态乡村”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看,从“生态乡村”概念的缘起到相关学术理论的发展,“生态乡村”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对相关文献的回溯和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态乡村”理论运思的内在逻辑与实质内涵;与此同时,“生态乡村”建设必须由理论运思向实践行动跃迁,而从实践行动上看,“生态乡村”建设需要“技术支持”,也需要“村民参与”,更需要“消费转型”,这是“生态乡村”实践行动方案的三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8.
对文化特色浓郁、生态资源富集的白裤瑶聚居区的乡土景观进行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发挥其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助于该地区的独特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升文化和旅游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9.
于洋北 《美与时代》2022,(9):118-120
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明体系。中华文明根源于乡村,几千年来,乡村的农耕生产方式不仅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孕育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文明兴起并兴盛,而农耕文明有萎缩之势。在新时代,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因此,从保护传统村落、重塑耕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探讨城乡融合背景下农耕文明的传承,同时对城乡文明互鉴的历史逻辑、时代意义、实践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