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39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礼"作为最具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是全面而深入的。它不仅从外在的礼仪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即起到我们所谓的"修身"的作用;而且通过伦理道德的形式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内在化的"养性"的作用。经过修身养性的作用之后,"礼"最终落脚于个体的道德实践上。  相似文献   
22.
《荀子》的尚贤与管理思想以调整人的欲望为核心,以满足人在人群中合宜的欲望为目标。管理的依据包括礼、法、道。礼有"养"的功能,也有"节"的作用,而"别"正是取得"养"与"节"相互平衡的制度设计原则。法是圣王依礼所制定,作为推行礼的具体措施。道则是治理国家各层面中的条理,也是礼法的综合运用。根据礼、法、道建立起各级管理阶层,设官分职,尚贤使能,并建立起考核和监督的机制,以使贤人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进而"建立一成就礼义的客观轨道"。  相似文献   
23.
正我以为,现阶段倡导重估、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不只是为高效度的治国理政(效政)探求切实有用的参照方略,也是为新时代的公民德行(民德)探求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伦理准则。在美学领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套儒家式的"三段论",是推崇诗、礼与乐"三教"的,是旨在成就或构建杰出人格的。现在,若因循守旧地重复历史,这对大多数人来讲很难行得通。但这绝非是说,传统的"三教"思  相似文献   
24.
曹辛之是"九叶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其早期诗歌深受闻一多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响,后期诗歌则偏向于现实主义风格,即以政治抒情为主,理想主义为辅,且略带讽刺意味。曹辛之在诗歌中鲜明地体现出了自身经历和自我心灵,使其诗歌艺术具有特殊的气质。  相似文献   
25.
可靠的安世高译经语料是东汉佛经真伪考辨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厘清安世高的具体译经数目尤为重要。收录于《大正藏》长阿含中的单本《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今题名为安世高所译,但此经在《出三藏记集》中实际著录为失译杂经。以佛教历代经录为线索进行考辨可知:此经在梁时为僧祐新集,当时名为《尸迦罗越六向拜经》,译人已佚,和竺法护译《大六向拜经》并存于世。隋代《法经录》指出其出自长阿含,之后费长房将其臆断为安世高所译(597)。到唐代智升编《开元录》(730)时沿用费长房所说,并且第一次将经名改做“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编入《入藏录》,刻本大藏经时期以此为准,后世沿同至今。再据语词和语篇分析,此经可能为晋时二次编辑所成的抄经(抄自竺法护《大六向拜经》),并非直译自原典。现存敦煌本《尸迦罗越六向拜经》除个别词外,几乎完全相同,应属于此经的唐代抄本。  相似文献   
26.
潘斌 《中国哲学史》2023,(2):106-112
凌廷堪撰《复礼》三篇,希望自己成为清代中期学术的“开其端”“矫其弊”之人。他在对古今学术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复礼”思想体系。礼在凌氏学术思想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贯穿其学术思想体系的关键和灵魂。他认为礼是“五常”的“纲纪”,其“学礼复善”之说既强调先验的道德本心,又不忽视后天的教化,是对孟、荀之说的折衷。针对李翱提出的“复性”论,凌廷堪别出心裁地提出“复礼”说,并主张通过“复礼”实现“复性”。  相似文献   
27.
28.
艮斋田愚代表了朝鲜王朝末期儒者抗争外来殖民文化,保存传统文化的努力。他的思想以朱子学为主,兼综畿湖学派,创造了“性师心弟”、“性尊心卑”等学说;他的性理学着重在坚守传统伦理,为民族国家奠立社会基础;发挥东方学术的宗教意味,为士人安身立命寻找理论基石;坚持义利之辨,反对新学的功利主义。晚年特重修持实践,诠释传统礼仪,阐扬宗法文化,为保存传统文化作了最后的抗争。  相似文献   
29.
学者一般都认为,基于管仲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历史功绩,孔子对管仲的最终评价是肯定性的。然而,这却直接与孔子所言之,"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相冲突。实际上孔子并没有直接否定子路、子贡对管仲的看法。结合孔子的施教目标和《论语》中孔子回答弟子提问的基本方式,可以推断出孔子并没有肯定管仲为"仁"。"如其仁"一语,与管仲并无直接关联。究其本质而言,孔子的回答旨在教化、激励弟子;而从孔子对礼制的一贯立场来看,违礼之管仲不能为仁者。  相似文献   
30.
<正>诗曰:真主造化有奇缘,诚蒙厚爱入寺院。脱却忙碌奔波苦,壬辰龙年时运转。喜借东风成大事,努力工作小贡献。应答祈求随人意,感赞安拉信仰坚。又曰:花甲须飘多荣幸,求学前黄古寺中。大殿危危残尘落,众盼维修力不从。无意用词重三遍,主佑大事一举成。感赞执掌幽玄者,襄助仆人显大能。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的春节来到了。2月4日晚上,我在大殿上礼完宵礼拜后,望着落在地上的砖尘,思绪萦绕,回到卧室,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