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讨拉米夫定的临床优化治疗策略,包括选择适用人群,用药最佳时机,预防和应对耐药的方法.旨在提高和保持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改善预后。现有的核苷(酸)类药物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病毒的耐药突变。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率,有助于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33.
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是影响其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地防治HBV再感染或者乙肝复发,是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的关键。术前应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使血液中HBVDNA处于检测不到水平,以及术中使用高效价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联合应用核苷类药物,保持抗-HBs水平大于100IU/L~150IU/L,可以达到长期有效预防HBV感染防止乙肝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亦增加.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比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因此,非肝病治疗药物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损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5.
乙肝治疗现状和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只要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一律划归乙肝患者行列。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乙肝患者已逾一亿三千万 ,该病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的第一病 ,该病几乎是清一色的慢性病 ,缠绵不愈 ,治来治去 ,时好时坏 ,彻底治愈者极少。广大患者和有良知的医生都在翘首以待特效药物问世 ,盼来盼去 ,特效药没见着 ,倒是数不尽的疗效似是而非的药物出个不断。乙肝治疗市场空前繁荣 ,治疗效果却屡屡不佳 ,乙肝治疗存在不少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 ,有待深究。笔者随机调查了 14 6名慢性乙肝患者 ,采用问卷方式 ,就乙肝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3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为了合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必须把握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治疗原则和恰当的治疗时机,明确如何选择恰当的药物.  相似文献   
3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为了合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必须把握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治疗原则和恰当的治疗时机,明确如何选择恰当的药物。  相似文献   
38.
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目前我国最为重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刻不容缓。由于缺乏特效药,在诊治中存在一些问题,需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39.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路线图是根据患者对抗病毒药物应答的不同、用病毒及其抗原水平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科学管理、制定治疗策略、确定治疗时间的一种优化治疗方案。本文将从它的可行性和意义、重要性、治疗策略的确定及在临床上应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0.
"路线图"的概念根据以替比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的幅度与出现耐药性病毒突变明显相关的现象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治疗后12周~24周的病毒学效应,对于预测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路线图"的概念、替比夫定"路线图"的临床试验依据及意义的介绍,阐明替比夫定治疗后12~24周的病毒学效应,对于预测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路线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调整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以规范临床治疗行为,规避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