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急性心肌梗死被各种因素引发,例如像体力消耗、压力事件、难以消化的膳食,或空气污染加重。然而,每一次引发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是不确定的。研究者在个体和群体层次比较了心肌梗死的触发。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本地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用SPSS软件对470个手术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加强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及进行用药干预,能在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的同时,明显降低手术病例的药品费用,特别是抗茵药品的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23.
证据的证明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证据的证明力及其评判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关于证据力、证据能力和证据证明力的概念以及证据证明力的评判标准的观点分歧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提出证据的证明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属于主观范畴 ,是指证据事实对待证事实的证明价值。证据的相关性与合法性应当是证据证明力的评判标准 ,认为明确证据的证明力概念及其评判标准将有助于建立我国证据规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以及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出医疗原则,认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坚持联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长期用药和间断反复用药结合,把病毒抑制到最低水平,以使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25.
从治疗原理、费用、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患者进行治疗上的选择提供帮助,同时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以期能在目前条件下不仅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又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医学发展模式,转化医学为基础和临床构建了交流沟通的高效平台,当前正朝着多学科、多领域、多系统的方向迈进。随着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生物医学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既保证了医学实践的深度,有深度才能洞悉本质;又保证了医学实践的高度,有高度才能总揽全局。因此,大数据的出现为深陷还原论泥潭的现代医学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大数据浪潮对医学基础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深远影响,必将为转化医学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7.
用调查分析得到的常见皮肤病患者实际的心理行为特点来证实,我们应该接受、采纳和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皮肤病患者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相同种类皮肤病患者在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层面上有更多共同性;不同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人对不同皮肤病有不同的易罹患性.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中叶后,由于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和"生活世界"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等因素的影响,语用论在科学实践中的认知地位和作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当代尤为突出。本文从科学说明中的关于说明和理解关系的不同观点出发思考这一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29.
徐竹 《哲学动态》2012,(3):95-101
"机制"(Mechanism)的概念是17、18世纪机械论自然哲学的遗产。"以太"的证伪以及随之而来的物理学革命,促使逻辑实证主义者将"机制"视作过时了的因果理论,是应该被清除的形而上学。然而,近十年来这一概念重新成为因果理论研究的热点。如果承认物理学哲学并不提供所有科学都须遵循的方法论"范本",那么科学哲学家就不得不看到,"机制"概念在诸如生物学、认知科学和社会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大学生防艾宣传者对艾滋病患者的内隐态度。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与艾滋病患者交往意愿调查问卷,通过测量获得对艾滋病患者有较高交往意愿的防艾宣传者100名,并随机抽取其中30名作为实验被试,完成了两组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当艾滋病相关词与普通正性词相联以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普通负性词相联时,其平均反应时低于艾滋病与一般消极性词相联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普通正性词相联时的反应时;当艾滋病相关词与正性人际词相联以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负性人际词相联时,其平均反应时与艾滋病和负性人际词相联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正性人际词相联时的反应时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大学生防艾宣传者对各类传染病患者的内隐交往意愿处于同一水平,但相对于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而言,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消极厌恶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