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心皓 《法音》2009,(9):6-11
《无量义经》是一部并不流通很广的经典,然此经属于法华系统的三经之一,它对了解《法华经》的义理,悟人一乘实相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2.
《学海》2014,(5):75-80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对人物视角下外部客观世界以及人物内心世界两方面的刻画是极其成功的,尽显其"艺术至上"的创作理念。小说原作中的上述特点在李健吾的译作中得到近乎完美的再现。本文以李健吾的翻译观、艺术观为阐释依据,结合他对福氏艺术理念的不俗把握,通过对《包法利夫人》不同汉译本的比较,试图展示李健吾译本对原作两大特色的成功诠释,探讨其译作的经典之处,进而指出译者与作者艺术理念与审美追求的契合在翻译文学经典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3.
五、道教义理之学的五大部类与理论枢要道教教理教义的内容,关涉十分广泛而庞杂,是从道教的视角出发,采用“神启示”的神秘方式,为树立、维护、扩大至尊之“道”创立并主宰宇宙一切的神圣权威,面对人们在生活中所提出的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的问题,所作出的回应。任何宗教为建树其独特的信仰权势,都必须建构起能回应并满足社会各方面精神需要的宣教理论体系,也都必然是从天上说到地上,从追说混沌远古到预测渺茫未来,从大自然说到世俗,从社会说到人生,从此岸世界说到彼岸世界……,目的在于使人们成为该教的信士,拜倒在其至尊之神的脚下。而道…  相似文献   
204.
《哲学动态》2012,(7):26
朱汉民著《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于2012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对玄学与理学的精神境界、人格理想、身心之学、性理之学、经典诠释方法,以及对《论语》、《周易》的义理诠释等方面的分析比  相似文献   
205.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悙实,“后避英宗旧名改悙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元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堂前有溪 以濂溪命名,晚年在此定居,后人称他为濂溪先生。  相似文献   
206.
中国伊斯兰教的学理传承和经典诠释史,除去唐、宋有限范围内的口耳相传外,明清时期特别是以回族为代表的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经典的诠释,很大程度上构建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典诠释的汉语话语体系,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由明清汉文译著家倡导而践行的"以儒诠经"。  相似文献   
207.
《教典诠释》是马图里迪教义学流传最广的名著,也是中国经堂教育中的主要课本之一。《教典诠释》蕴涵的宽容中道理性的思想理论,是今天抵制极端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该名著应是我国宗教人士不可或缺的学习典籍。  相似文献   
208.
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既注重对现代性理解的前理解条件及其作用的探究,在理论品格上倾向于哲学诠释学;又特别注重通过诠释进行社会批判,其诠释学思想又表现出诠释哲学品格.他的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具有一种明显的居间性,这说明现代诠释学不仅可以在哲学存在论上被理解,亦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被应用于哲学研究之中.泰勒的...  相似文献   
209.
宋立道 《法音》2007,(8):15-24
本文中所说的佛教哲学,是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看待的佛教义理之学。先辈学者汤用彤先生说过"佛法亦宗教亦哲学"。笔者的理解,佛法,严格地说,可以  相似文献   
210.
张培高  冯雪 《中国哲学史》2021,(3):42-48,72
孔子评价高柴、曾参、子张和子路的特点时分别用了四个字(愚、鲁、辟、喭)指出了四人的缺点.这实际上与"性命"关系不大,但胡瑗却从中"体贴"出了"性命"之理.胡瑗释《论语》"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时说:"古之取人以德,不取有其言,言与德两得之.今之人两失之."经过研究发现,胡瑗"今之人两失之"之语确有很强的现实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