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神会的心性解脱思想总体上来说仍然是慧能南宗禅的"自性解脱"观。不过,神会又特别突出了众生心中所具有的"知解"之性。"知"即众生心的体性,为众生所本具;同时也是众生"识心见性"的能动主体,所谓的"解脱"只有通过众生心所本具的"自然智"发起对寂静之心体的观照作用,在"知"与心体"相应"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同时,神会在强调"知解"在众生解脱道路上的重要意义时,又特别突出"善知识"的指授作用对解脱成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2.
福柯的思想总是处于不断地自我修正之中。从1970年到1980年,福柯的思想从内容到方法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变过程。这些转变构成了他晚期关于自身实践的伦理学的理论前提。福柯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的言论表明,他一直在努力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来探索一种新的关切个体自身的伦理学之可能性。他的早期考古学描述的结果就已经是一幅谱系学的图景,而谱系学更侧重于对这个图景的解释和对新的可能性的探索。此外,这位思想家在他早期对"作者"这一范畴的态度与他本人的做法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之处,我们也将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93.
战国时代是中国思辩学术发展的关键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战国诸子思辩景观。就思辩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而言,《庄子》和《墨经》之文体现出当时思辩的最高水平,成为战国思辩文章的典型之作,但二者又存在着实质的不同,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庄子》思辩和传统意味浓厚的《墨经》思辩,昭示了战国思辩乃至此后思辩学术和文化发展的两个趋势和方向,影响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94.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孔子研究院、香港孔教学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中华孔子学会、陕西省孔子研究会、重庆市孔子学会、三峡之子联合会协办,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承办的以"儒家文化与青年精神"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995.
2009年12月2日,09香港设计营商周的活动之一的新青年——中国内地六所院校学生作品展在香港设计中心举行开展仪式,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设计学院六所院校的优秀学生作品受邀参加了此次展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何洁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雪青教授,上海大学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画家的视角,研究、分析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艺术成就。从中可以看到,画院开明的政策、有效的制度,尤其是兴办"画学"所形成的新的教育思想,把北宋绘画推向我国绘画史上迈绝前代的巅峰。它对中国画民族风格的形成、"写实"技法的完善以及中国画"诗化"的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宫廷画家为迎合帝王的旨趣而创作,也是限制绘画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7.
放眼民国年间之易学发展,其革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传统易学研究,进入20世纪之后,研究流派虽然更为丰富,但却始终没有离开最为基础的"象数"与"义理"两派,尤其是对于传统继承者,象数派学者一般都承袭汉代今文易学者的做法,或致力于搜寻遗象,或用功于整理象数体例,而其核心观念在于坚持以象解释《易》,即所谓"观象系辞"、"由象明辞"。义理派学者则主要运用文字训诂、文献考证、文本整理的方法来注释、研究《易经》,其目的是恢复原典本义。从其根源而言,义理学主要受汉代古文易学者影响,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乾嘉学派治《易》的传统。在此将20世纪早期的几位继承者,就象数学而言,以徐昂与尚秉和为代表,义理派则以杨树达与高亨为例,通过对他们易学思想的梳理,来明示继承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不可轻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一直以来,胡瑗与王弼、程颐一道被视为易学发展史上义理易学的三个典型代表,而他所承继的汉代象数易学的学术内涵常常被忽略。实际上,胡瑗所秉持的,仍是象数义理合一的易学基本理路。作为汉代象数易学主流学说的卦气说,在其思想中依然占有基础性的地位。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此一卦气说语境阐发其义理内涵。而其卦气说所涉及的,主要有十二消息说和《乾》《坤》十二爻配十二月说两个方面的内容。基于卦气说的语境,胡瑗契接汉唐经学本天道立人道的基本精神与人文价值视野,力陈圣贤君子认清自己所处时势,以强烈家国天下担当,积极投入到天下事业中去,以此非但实现个体生命之意义,更深切关怀天下之有序与和谐。  相似文献   
999.
徐晓鸿 《天风》2010,(6):56-57
<正>吴历虽然自幼受洗,却直到44岁以后,随着与西方传教士往来渐多,信仰方始日益坚定,他取教名西满沙勿略(SimonXaverius)。最早与他交往的传教士是鲁日满(Francois de Rougemont,1624-1676),康熙二十年(1681),年届五十的吴历欲随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至欧洲,已至澳门,因故未能成行,遂留在澳门  相似文献   
1000.
道教内丹学认为,得"阳生"之"真铅"产是整个内丹修炼工程的起点。从对丹经文献的考察来看,"阳生"之"先天一炁"大概包括八种显现来源:体外虚空之初始"元炁"、体外空气所化之"炁"、"生身受炁初"之先天"祖炁"感发之"炁"、五脏之"气"所化"元炁"、饮食之"阴精"所化之"炁"、"津液"所化之"炁"、淫精所化"真炁"、"肾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