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王弼易学的特点是以<老>解<易>,以他在<老子注>中所阐发的玄学本体论思想为基础来解释<周易>,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周易略例>当中.而他对"大衍之数"的解释,也使"大衍义"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联系<周易略例>我们就能看出,"大衍义"是连接王弼玄学中老学和易学的桥梁,它体现了王弼玄学的体用观念,为王弼思想由老学向易学的过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2.
孙伟 《道德与文明》2021,(4):150-160
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是东西方伦理学关注的一个核心议题.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伦理德性是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对一个人情感和欲望塑造的结果,它使得人们具有了相应的道德情感和欲望,也成为理性思考的起点.实践智慧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理性思考,针对具体情境而进行的道德理性判断.一个正确的伦理行为必然结合了伦理德性和实践智慧、情感和理性.与之类似,荀子认为礼义制度通过日久天长的熏陶而逐渐矫正、教化、引导人的情感和欲望,使之趋向道德的结果."义"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理性能力,它为道德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和框架.正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德性与实践智慧融合互生发展一样,荀子的"情"与"义"也是相互融合发展,共同促进了人的完善德性的实现.荀子关于"从义不从父"的主张集中反映了理性与情感相融合这一美德伦理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3.
当时基督教徒知识分子从维护宗教伦理与辨别学术真伪的立场出发,对达尔文学说的漏洞与缺陷以及严译《天演论》的不实之处及其负面影响发出质疑并进行驳辨,彰显了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与忧思。天主教徒李问渔所作的《天演论驳义》即为典型个案。深入剖析《天演论驳义》的写作背景与目的、批驳的内容与实质、批驳的价值与意义,对进一步丰富与深化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研究,尤其是严译《天演论》在近代中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与学术史意义,同时通过李问渔这一个案,还可以管窥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特殊语境下不同的知识群体所呈现的不同救国路径与思想面相。  相似文献   
134.
构建中国哲学的现代话语体系是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哲学应对自近代以来的哲学失语症的必然要求。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国内激烈的反传统风潮,现代新儒家产生了为中国哲学争夺话语权的强烈自觉,他们通过向西方世界发表集体《宣言》、以英文著述等形式向西方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现代新儒家在中西会通中提炼和创新了一系列标识性概念,打造了两层存有论、道德自我、内在超越、内圣开新外王、儒学三期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表述,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代新儒家积极借鉴西方话语激活传统哲学话语,以反向格义的方式推进了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其得失为当前中国哲学话语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5.
张帆  李德高 《心理学报》2017,(11):1383-1391
聋生在书面语语法学习中遇到极大困难。以"是……的"句为实验材料,使用移动窗口式自步速逐词句子阅读任务进行3项实验研究发现,和既懂手语又懂口语的(听力损失不高于70 d B的)中轻度聋生相比,(听力损失高于70 d B的)重度聋生对句尾助词"的"的句法信息加工尤其困难,他们对"是……的"句的句法意识较弱。本研究对重度聋生的书面语语法教学训练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常欣  王沛 《心理学报》2013,45(7):773-782
选取二语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两类中国大学生被试,共40人(27女,13男),年龄为20~29岁,平均年龄23.88岁。采用ERP技术,以直译型英语被动句和意译型英语被动句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较无违例、―句法违例句1‖(动词过去分词形式错误)、―句法违例句2‖(动词过去分词错误用为动词原形而造成的句法违例)以及―句法违例句3‖(动词过去分词误用为动词现在分词形式)条件下的行为数据和ERP多维数据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语熟练度和语言间句法结构相似性对汉-英双语者英语被动句句法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熟练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整体上优于中等熟练者;难易度不同的句法错误信息会直接影响被动句的加工,对明显有错误的句法信息的反应速度最快,―正确的局部句法信息‖反应时最长。对明显有错误的句法信息的正确反应率最高,最根本的句法结构的错误信息最低。最根本的句法结构的错误信息引发的P600最大,无违例条件引发的P600最小;高熟练者对最根本的句法结构的错误信息引发最大的P600效应,中等熟练者的P600效应未受不同句法错误信息的影响。行为指标支持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直译句反应快、正确率高;意译句反应慢、正确率低。并且此效应在中等熟练者身上表现更加明显。但是脑神经活动模式未表现出句法结构相似性效应,说明二语熟练度在英语被动句加工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孔孟有自己的生死观.他们将人的生死与"命"、(生死)祸福与"德"联系起来确立了"乐天知命"、"修身以俟之"的生死态度.以"德"取福的延伸就是生死以"义"的生死价值观.这种生死价值观最终决定于生死的目的.孔孟认为,人的目的在于"仁",修德行义都来源于对"仁"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8.
语力逻辑系统既包括本体层面,与真及成真条件有关,也包括认知层面,与以言行事的语力和行为有关。语力逻辑系统可以通过往标准的逻辑系统中添加施事性算子而得到。通过提供一个联系着以言行事的行为的理性承诺的解释,并且通过形成以旅事性行为为前提和结论的自然演绎的推理系统,这类算子标示了以言行事的语力。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处理了断言、否定、假设的语力逻辑系统,证明经过恰当的考虑,对以言行事的语力和理性承诺的研究属于语义学,而不属于语用学。这一论证依赖于这样的事实,即表达式的赋值函项可被同时用于处理语力逻辑系统的本体和认知层面,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函项都为建立恰当性和完全性的结果提供了基础。句法学研究的是表达式的结构,而语义学关心的则是语言使用者的意义,无论这些意义是不是习规上的意义。剩下的第三项研究,即所谓语用学,考察的是语言行为的意义是如何被说话者传达给听者的。  相似文献   
139.
传义法师现为南京毗卢寺方丈。他自幼喜画,从师出家后,更专情于书画,多年磨砺,成绩不俗,形成了独特风格,引起了美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5月29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传义大和尚中国画作品展暨《传义画集》的首发式,传义法师的画作得到了美术界名家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