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如果我们把伦理学理解为意在说明何为正确、何为错误行为的理论,那我们就无法赞成当代哲学界近年来普遍认同的伦理学理论的"三分"格局,即"效果论"、"义务论"和"德性论"的三分主张。事实上,伦理学理论是"效果论"和"义务论"的二分。"德性论"只是义务论的一种形式,即与"以原则为基础的义务论"相对的"不以原则为基础的义务论"。而如果我们把伦理学理解为说明德性的道德价值的理论,把焦点集中在德性的价值问题,而不是关注正确行为的概念,那么,德性伦理学作为一种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的某种人的理论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672.
汶川地震中的范美忠事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激烈争辩。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之时正在给高中生上课。当他意识到真的发生地震之时,本能率先第一个冲到了操场,而没有采取任何言行提醒或帮助他的学生逃离教室。争论的核心实质上是:“范美忠行为”在道德上究竟是否可以允许?是否应当受到谴责?教师在紧急情况下究竟有没有冒死保护学生的责任?范美忠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道德本质和道德义务的绝佳案例,值得我们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673.
胡晓红 《学海》2023,(2):164-172
为维护数字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欧盟出台《数字市场法》以强化对数字经济领域的规制。《数字市场法》基于渠道理论建立守卫思想,提供仅适用于数字经济领域掌握核心平台服务企业的“守门人”规则,以事前的义务框架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可获取。我国推出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延续我国传统反垄断规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以事后监管为主进行执法补救,不足以预防平台经济领域中的垄断行为。我国尚需借鉴欧盟平台经济领域“守门人”义务规则,建立“负面清单+例外豁免”分类监管相结合的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规则体系,以实现数字经济市场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74.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6-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现将本次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75.
676.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于是冲突迭起,于是舆论哗然。不是"当惊世界殊",是"世界当惊殊"——怎么会有这种事?怎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677.
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国家认同论,能否提出基于中华文明的系统性、批判性思考在新时代愈发显示出切要性。钱穆从宗教学切入中外文明比较,特别注重阐发与心教相为表里的礼教论,将其置于文明类型说的立国政教视野中加以鉴别,预示出亨廷顿命题的一个替代性思路。透过礼教论,钱穆极富创见地为甄辨中西宗教树立了新的坐标体系,即是否与人类群体的人文大道合为一体。对应文明形态的一体论与两体论,礼教是前者典型,既能涵化外来宗教,同时形成了政教与政学的一体二维。中华文明以一统和合为立国形态,主张政教相互维制,推重礼治,不同于西方以多统斗争为立国形态,主张政教分离而尚法治。无视这个文明异同,现代西方国家树立文明霸权、非西方世界追求“西化”、进而与西方冲突,这是西方普世主义推演出的三重悲剧性前景,亨廷顿命题仍未突破此困境。中国广土众民、绵延数千载的文明传统,为我们开示了超大规模群体聚合的实践智慧,是礼教论优越于冲突论的历史张本。钱穆强调现代中国应该在立国政教、经济和政治体制上继承并开拓自己的文明道路,在东亚地区担负起主导责任,引入进取协和的文明化合机制,逐步为人类大群提供促进现世和平发展的公共品。对于人类文化而言,恺...  相似文献   
678.
《学海》2016,(6):86-89
齐美尔把冲突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互动形式,对影响冲突的因素、冲突产生的后果、冲突中统一的成分、冲突与群体的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命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从齐美尔的学术思想中汲取智慧,适应社会变迁和群体发展的新挑战,创新思路和方法,妥善处理各种劳资纠纷,协调利益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679.
法的价值目标或者说价值定位是法律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从立法上看,法的价值目标设置具有多元性、多维度和多层次结构特征.但问题在于,究竟哪一个才是法的首要价值目标,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或价值位阶如何安排?当法的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我们样样兼顾或相机选择其一,其后果又是什么,何种合理性?这是任何一部法律制度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中,都不得不需要回答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法的诸价值之中,正义是法的首要价值,是衡量法律之善的首要尺度,故具优先性.当法的诸价值目标之间或与正义价值发生冲突时,就必须要为正义让路.  相似文献   
680.
本文列举和分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宗教冲突问题,指出,这些问题除了有历史原因之外,现实的利益争斗和权力角逐才是其背后真正的根源。审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冲突,可以发现,它们的成因大多是二战之后英法等老殖民主义者撤退、美国等新殖民主义者跟进造成的,而且霸权主义从自己的战略利益出发,使得既有的冲突越来越复杂,并不断制造新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