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耀正 《法音》2009,(10):9-10
正当今全球都面临着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恐怖主义威胁、宗教种族冲突、甲型H1N1流行,整个世界孕育着一种不安和的气氛。履行佛教的社会责任,缔造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构建和谐世界,是时代  相似文献   
132.
核技术在农业、工业、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但在军事中的应用却引发了巨大的伦理冲突和挑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核技术的军事应用、促进核技术的和平利用,人类必须实现文明理念的根本转换,摒弃传统的本体思维,确立生态思维范式和实践范式.只有如此,才能超越冲突和困境、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3.
随着劳动力结构与工作特点的巨大变化,工作-家庭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研究主要从工作、家庭与个体三个层面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前因变量、后果变量及干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前因变量主要包括工作与家庭层面的压力、特点,性别等;后果变量主要涉及个体的工作家庭满意感、组织承诺、离职和心身健康;干预策略涉及家庭友好政策和个体应对方式等。作者认为今后研究可以在工作-家庭冲突积极面、跨文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34.
"必要伤害"是在对不伤害原则理论缺陷的反思、挖掘和借鉴西方生态伦理学有关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和冲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原则。它包括: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人类为了自然的完整和稳定不得不对自身的权利做出让步、节制而造成的损害。"必要伤害"原则的提出,既丰富和完善生态伦理学的道德原则体系,又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提供了有效的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5.
前扣带回在多种任务中的普遍激活使它成为当前认知控制研究的一个热点。一般认为它是执行控制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对它的功能尚缺乏一个综合的可以普遍接受的理论,前扣带回功能的冲突监测理论是一个影响十分广泛的理论。它认为前扣带回通过监测冲突提供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达给具体负责控制的脑区。该文对冲突监测理论的观点及其实验支持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该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36.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家庭义务感问卷对711名高一和高三的城乡青少年进行了调查,考察当前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青少年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家庭义务感;(2)农村青少年比城市青少年更为重视“未来对家庭的支持”;女青少年比男青少年更重视当前与未来对家庭的支持,以及对家人的尊敬;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家庭义务感无显著差异;(3)在“当前对家庭的支持”与“未来对家庭的支持”方面,青少年的义务感高于他所感知到的父母的期望,但在“对家人的尊敬”上,青少年的态度与父母的期望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7.
刘成 《学海》2012,(1):22-26
身份及其敌人形象的形成具有非常复杂的因素,一旦形成往往成为一种固化的存在。但它们不是天生不变的,可因环境变化和互动发展而进行社会重构。暴力冲突或对抗造成了彼此间的敌意,而这种敌意又排除了改变身份和宽容对方的可能性。和解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思想和力量。我们应该寻求某种新的方式进行谈判和化解冲突,使我们自己的身份得以伸长,从而更能宽容他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38.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所以又称之为仁学。仁学的建构与形成,是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仁学思想的价值导向,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社会倾向性。本文拟对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作一分析,以说明孔子仁学价值体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调整现代人际关系,以及促进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和整饬等,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探讨父母冲突、父母教养方式、情绪安全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采用量表对北京市和河南省1322名初一到高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冲突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且存在三条路径:通过父母教养方式的单独中介作用影响中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和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单独中介作用影响中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通过情绪不安全感的单独中介作用影响中学生的应对方式;通过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和情绪不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因此减少和避免父母冲突,提高中学生的情绪安全感,同时给予中学生积极教养方式,减少和避免消极教养方式,有利于中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0.
季剑虹 《天风》2002,(4):26-28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中国教会团结广大基督徒联合走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圣经依据,是全体教牧同工事奉的目标和方向。“在金陵成长”让我们看到一位金陵人在金陵的成长过程,见证金陵的发展。“在主日礼拜的事奉”谈谈如何管理主日礼拜:“权利、义务与遵纪守法”阐明了公民在享受信仰自由的同时。应该履行遵纪守法的义务:教会书坊介绍一位仆人的信仰之路。华东神学院参加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感触颇深。愿意在继承、开拓、创新中发展。本版编辑:王荣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