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艺术作品中空间的创造,始终是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一环.比较而言,传统古典写实绘画追求和展现的是客观空间,而当代绘画主要展示的是主观空间."绘画中主观空间的构建是根据画家的创作意图而进行的,由于绘画风格、创作方法、创作意图的不同,故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样式".现代绘画有其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主观空间"导致了一种双向变化的现象,即一方面可以使赋予自我的意义随着它与环境关系的更迭而改变,另一方面,又使空间随着对我们的感情意义的改变而构成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2.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既向人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实现目标的良好机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是幸福的,切不可放过一切美好的机遇。机遇主要指良好的、有利的机会。人们常说千载难逢、天赐良机就是指机遇。像在野外拾到了金刚石,采药发现了大人参,  相似文献   
213.
鉴于员工创造力日常变化对于组织的绩效及环境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采用经验取样方法,对116名员工进行持续5个工作日追踪,探讨了员工日常睡眠质量与创造力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日常睡眠质量正向预测创造力;(2)员工尽职人格对睡眠质量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具有跨层次正向调节作用,即同尽职人格低水平员工相比,尽职人格高水平员工的日常睡眠质量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更强;(3)员工尽职人格与工作不确定共同对日常睡眠质量对创造力的预测作用具有跨层次负向调节作用,即相对其他条件,尽职人格高水平和工作不确定低水平(或高水平时),日常睡眠质量更能预测创造力。组织提高员工创造力需要以自我控制消耗理论为指导,积极关注睡眠质量,也需关注员工尽职人格及工作不确定等因素。  相似文献   
214.
温州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玉进 《应用心理学》2008,14(2):155-163
运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版)和应付方式量表对425名温州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应付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质量、家庭收入(自评)等对主观幸福感有主要影响;解决问题、求助等比较成熟的应付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正面的影响,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相对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则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5.
运用滚雪球式方便取样方法对城市的100位成年独生子女和100位成年非独生子女进行了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测查。结果发现:(1)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亚维度——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水平呈现异质性,表现出显著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差异;(3)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独生子女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16.
本文简要概括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中涉及的研究要素及惯用的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调查研究多干预研究少,横断研究多纵贯研究少及没能提出相应中国化的主观幸福感理论等问题;简要对国外幸福感研究中的幸福感理论加以概括并重新归类;概括出幸福感研究中测量手段多样化、研究设计科学化、研究领域扩大化、理论构建严谨化等趋势以及对国内幸福感基础理论研究的客观深化及关注层次的提升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17.
采用文化取向、个体自尊、集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202名国防男大学生和163名普通男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国防生文化取向、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发现:(1)和普通生相比,国防生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突出、具有较强的个体自尊与集体自尊,主观幸福感更强;(2)大三和大四国防生垂直集体主义和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普通生;(3)自尊在国防生和普通生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分别起部分与完全中介作用;(4)垂直集体主义比集体自尊对国防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对贡献大,集体自尊比垂直集体主义对普通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对贡献大。  相似文献   
218.
损失规避是指由损失引发的负效用大于由等量收益引发的正效用的现象, 其产生根源能够从神经经济学和进化心理学两个方向进行解释。损失规避的脑机制分为两个系统:主观价值评价系统主要包括纹状体和前额皮层, 与主观价值的评估有关; 情绪唤醒系统主要包括杏仁核和脑岛, 与厌恶等消极情绪有关。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 通过回顾有关动物决策行为的研究来探索损失规避行为的进化历史, 并结合相关进化理论总结该行为产生的进化原因。未来可探索与行为损失规避相关的神经递质, 进一步研究损失规避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219.
幸福研究方兴未艾,但当今研究着重于幸福的心理描述性层面,而通常忽视了幸福概念中的规范性或者评价性层面。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眼中,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实践美德行为,如志愿、捐助等活动能够使人获得幸福。同时,研究也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具有美德的人会更加幸福。虽然实证研究能够说明美德与幸福具有关系,但是在美德与幸福的因果联系确定上,以及美德对于幸福来说是否是工具性的问题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0.
对581名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压力知觉、状态-特质焦虑、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压力知觉可通过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但以直接影响为主。(2)特质焦虑通过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3)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适应性完美主义对睡眠质量没有直接影响,两者均通过特质焦虑、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形成链状中介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