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提出所谓曹溪本<六祖坛经>的编定者很可能是晚唐时期文人陈琡.从中唐至宋代的大量文献证明,曹溪本<六祖坛经>与道家、道教思想有密切关系,这就为以"洪州禅"为代表的南宗禅的道家化提供了新的证据,从而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宗教发展中"三教合一"思潮确实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62.
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天津市379名老年人,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最表"和"情绪一社会孤独问卷"进行调查,以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工作状况的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及主观幸福感上均呈显著差异;不同社会支持水平老年人的孤独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63.
《心理科学》2008,31(6):1530-1537
  相似文献   
64.
充盈人生     
要知道一个人生活得充盈与否,最好让他去独处。一个人时,他若能凭着清寂的幽旷,或一卷在手,和哲人交流,与历史对话,内心一片澄明;或有奇思佳构,接灵感人怀,笔走龙蛇,灵魂一片瑰丽;或心驰神往,思物怀友,眷妻念子,感情一片亮色。你便可断定:其人内心丰盈充实。独处时,若百无聊赖,孤苦浮躁,度日如年,内心灰蒙蒙一片。无疑,此人就一定非常贫乏和空虚。充盈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心有所依,情有所寄。  相似文献   
65.
三种感情     
感情可以分为三种,举例说明如下:.当我们远行那天,试想有三人送行。第一个人从一大早就哭着不要你走,一直拉着你的手说会一直想你,约好每天联系若干次,把你送至门口,然后回屋子里去继续看他崇拜的偶像的电视演唱会。  相似文献   
66.
阿文 《思维与智慧》2007,(13):28-29
父母本来感情就不好。我上高二时,他们离婚了。 星期天回到家中,妹妹哭着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我冲父亲大吼了一顿,愤然离开家,走了十几里山路找到母亲。 只一个多月没见,母亲鬓边就多了几丝白发,好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哭着问母亲为什么要离婚,母亲一声不吭只是抹眼泪。[第一段]  相似文献   
67.
李纾  谢晓非 《应用心理学》2007,13(2):99-107
著名心理学家W ard Edwards对行为决策的学科形成与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简要介绍了Edwards的生平,以主观期望效用模型和贝叶斯决策为核心回顾了Edwards的决策理论、主要成就及其对行为决策研究的学术贡献。文章并从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科普、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Edwards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主要影响。文章展望了行为决策研究的前景,并呼吁更多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投身于行为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68.
(接《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6年第6期)三、爱因斯坦对犹太教的特别情怀爱因斯坦虽然不相信鬼神和拟人化的上帝,他的世界观从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宗教,但是他  相似文献   
69.
主观幸福感的脑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观幸福感是社会认知领域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Kahneman等人提出的评价系统模型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主观幸福感形成过程中,评价系统的主要产物包括即时效用、回忆效用、抉择效用和预期效用,这些效用都有着各自特殊的神经机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它们也对应着各异的神经基础。未来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应遵循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相结合的整合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0.
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功能是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本文综述了老年社会功能的定义和评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老年社会功能理论,以及社会功能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消极和积极老化观的指引下,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两种取向:前者片面强调社会支持,追求享乐主义取向主观幸福感;后者则强调社会参与,追求幸福快乐取向主观幸福感。今后的研究应在积极老化观的指引下,强调老年阶段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和幸福快乐的幸福感,并开展相关的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