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主观幸福感差异性研究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持续多年,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社会研究中,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本文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研究入手,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出了当前主观幸福感差异研究的七种主要类型(SWB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人格类型差异、专业差异、城乡差异、职业差异和跨文化研究),并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2.
亲子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自编的“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老年人恩情感问卷”和已有量表,对来自4个省市的288名53-87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亲子支持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其中接受支持对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给予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43.
文章通过对当代油画艺术富有个性情感的阐述和对其当代审美观念定位的分析,旨在剖析当代油画区别于古典油画美的典型艺术中显得很个性的丑的因素。油画艺术暗示画者本身的情感释放和心理调节,也体现着画者感情的丰富程度。新的潮流中不可避免地会舍弃了崇高,但同时也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从不同方面用新的视角真实地展示多彩的客观世界和渗透人们感情和需求的主观精神世界,这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44.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上下意象图式"对汉语成语感情色彩加工的影响。实验一发现,成语感情色彩加工存在"隐喻一致效应",褒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上方加工得更快,贬义的成语呈现在屏幕下方加工得更快、更准。实验二消除了具体空间信息的影响,发现仅有抽象符号水平的联结,"上"、"下"概念不能影响汉语成语感情色彩的加工。研究结果支持隐喻理论和具身认知观。  相似文献   
45.
领导者的希望和自我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检验领导者的希望和自我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来自重庆市各县、市、区政府机关、公检法和事业行政单位的237名领导者进行调查,将搜集的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优势分析,结果显示:希望和自我效能感是领导者的主观幸福感的显著正向预测变量;自我效能感在领导者的希望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增强领导者的希望与自我效能感水平对提升领导者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该研究对拓广等级展开模型(GGUM)进行了拓展,取消GGUM中关于主观反应类别阈限对称的假设,并将拓展之后的新模型和GGUM同时用于生活取向测验修订版(LOT-R)的被试反应数据分析,采用新编的单项目、两项目对和三项目组χ2/df计算程序计算和比较新模型和GGUM在该测验数据上的拟合差异。结果显示,新编程序与Stark等人开发的MODFIT程序具有同样的有效性,新模型在这些指标上的值显著小于GGUM,并且均小于3,表明新模型较GGUM更适合于分析LOT-R的反应数据,说明新模型更适用于分析具有多个评定等级的人格测验数据。根据以上结果,该研究认为,未来人格测验的数据分析应该使用没有对主观反应类别阈限进行对称限定的新拓展的模型更合理。  相似文献   
47.
空白     
一位学美术的朋友遇到一个心仪的女孩儿,一见钟情,不能忘记。他不知如何安放这份美好的感情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幸福。他支上画架,绷上一张浩白的画布。他想用画笔绘出心中的爱。他坐在画架前,满心澎湃的激情涌动着,他调出最美丽最温柔的色彩,而那深深浅浅的斑斓中,还加入了心灵深处最深的爱意。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以600名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情景问卷以及修订的自尊量表、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问卷,以探讨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考查农民工自尊在其感知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高自尊水平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都极其显著地高于低自尊农民工;(2)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显著两两正相关;(4)自尊在感知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两个维度回归效应显著,为二者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较大。(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具有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0.
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德育方法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方法论是关于德育方法的理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传统的灌输法失去了其合法性.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应答方法.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其方法功能仅关注某一方面,所以它们的德育方法论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所面对的现实道德冲突问题.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科学阐明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其整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把现代德育方法进行系统整合连接,构建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的方法论整体系统是当代德育方法论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