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关于"无为"思想,今人可谓关注颇多,在刊物上、讲话里随处可见关于"无为"的话语。关于"无为"思想的理论挖掘现已相当完备,这体现了道教思想、教义研究逐渐为世人所认识和重视,这也是盛世气象之必然。关注多了亲近就多了吧。  相似文献   
22.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首次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题,他认为只有能够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才称为艺术作品,而激起这种审美感情的是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和组合",就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朱仙镇木版年画以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粗健有力的刻线,单纯热辣的色彩,庄重大气、古朴淳厚的气质,具有很高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23.
司法实践中对于“危险犯”的认定存在着一些疑难复杂问题,笔者试图对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危险犯”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危险犯”如何认定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对我国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4.
《中国穆斯林》2012,(5):46-48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色兰!最近,一部名为《穆斯林的无知》的坏电影在西方上映,在互联网上流传,据报道,上述影片歪曲历史事实,亵渎和诋毁先知穆圣。另外,法国讽刺性周刊《查理周刊》在9月18日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了数幅影射先知穆圣的漫画。这是对我们伊斯兰教的极大的侮辱,是对我们穆斯林宗教感情的严重的伤害。我们穆斯林坚决反对,绝不容许。该电影和漫画引发了世界各地穆斯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此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要求立即停止一切亵渎和诋毁先知穆圣的丑恶行为,并向全世界穆斯林道歉。  相似文献   
25.
研究包含两项实验分别探讨情境意识眼动测量技术在检验个体差异和任务难度差异中的优势。实验一采用情境意识评价技术和整体情境整体评价技术,测验新手、专家组飞行员特技飞行时的情境意识差异,实验二同样采用上述测验方法检验专家组飞行员在不同难度特技飞行时的情境意识差异,两项实验同时都监测被试的眼动过程。结果发现,(1)情境意识评价技术结果不能反映个体差异,能反映任务难度差异;(2)情境整体评价技术结果能够反映个体差异,不能反映任务难度差异;(3)经验和任务难度都影响飞行员的视觉取样策略和编码信息加工。眼动数据结果与情境整体评价技术的结果相互印证,可以确定眼动测量技术可测验情境意识,且相对于其他方法,眼动测量方法有更为广泛的差异敏感性。  相似文献   
26.
情景信息加工是情景知觉研究领域内的核心问题。然而,不同的研究者对"情景信息"的界定并不相同。在过去80多年的时间里对情景信息的界定先后经历了研究者主观确定、观察者评估、基于情景物理特征的计算模拟等方法。Itti和Baldi等人通过比较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之间的差异,提出了"惊奇"理论。文章介绍了真实情景知觉研究中"惊奇"理论的应用及进展,并指出"惊奇"算法的拓展及界定、情景知觉过程中的注意转换与"惊奇"的关系,以及社会情景知觉中的"惊奇"应用可能是未来相关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   总被引:173,自引:0,他引:173  
章详尽介绍了西方30年来关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成果,重点介绍了SWB的结构,内容和理论,探讨了下一步发展方向和新的研究课题,旨在为我国本土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12汶川地震发生两个月后,对508名灾区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合他们对地震前状况的回忆,考察其地震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与回忆得到的地震前感受相比,地震后灾区教师体验到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降低。(2)极重灾区教师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程度大于重灾区和轻灾区教师。(3)教师遭受的客观损失严重程度能显著预测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创伤后身心症状在其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即创伤事件引发教师创伤后身心症状,而这些症状日趋严重,使其体验到的消极情感增加、主观幸福感降低。  相似文献   
29.
不同诱发物引发的厌恶情绪是否具有同质性目前存在争论。研究选择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诱发和适应阶段的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结果表明,(1)核心厌恶情绪下个体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HF显著升高,在情绪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上出现适应性反应,表现为随刺激反复出现,厌恶反应减少;(2)道德厌恶下个体心率显著上升,没有出现情绪适应性反应。研究结果支持了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情绪的特异性观点。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青少年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同伴关系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对475名来自湖南、甘肃地区的初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亲子、同伴、师生关系均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同伴关系在亲子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路径受到了师生关系的调节;(4)师生关系调节了亲子关系通过同伴关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过程的前半路经。可见,师生关系在亲子关系预测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具备重要的调节功能,未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可聚焦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发挥亲子、同伴、师生关系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