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16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孙伟平 《哲学研究》2023,(3):46-55+126-127
算法是以数据为基础资源,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目标导向的策略机制和运行程序,是人工智能的“中枢神经”和“灵魂”,它本身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在通过机器学习之类技术采集、存储、分析数据,进而进行自动化决策时,算法设计、编写的主体立场,支撑和训练算法的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算法内蕴的价值负荷和价值选择,特定价值主体基于算法的行为倾向性,以及智能系统的自主评价和决策,都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算法歧视,影响社会公正的实现。相较人们熟悉的社会歧视现象,算法歧视更加广泛、多元,更加精准、有针对性,也更加隐蔽、“巧妙”。只有在社会智能化进程中,确立全体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将公正价值观“内嵌”到智能算法之中,并建立动态的评价、监督机制,才能对算法歧视进行必要的规制,重构智能时代公正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82.
孔丽 《孔子研究》2023,(1):125-136+160
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是我国古代社会公认、又经中央政府封立的圣人,他们创造和培育的圣人家风无疑是传统社会家风的典范。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有诸多共同性,主要表现为:皆以平民家庭为基础,以家教为成因,以家学为支撑,以修德讲学为范式。同时,四者又有所不同,表现出某些差异性。两千多年来国人无不闻圣人家风而悦之,迄今仍具有普遍适用的示范性指导价值。圣人家风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为范式指导价值、路径启示价值和传承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83.
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论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启了近代以来关于公德和私德持续不断的学术讨论热潮。梁启超对公德和私德概念的使用是受到日本近代思想家的影响,所以东亚视阈是理解其思想的一种有效补充。基于这一视阈我们可以发现,梁启超与日本早期公德私德论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以积极性和消极性作为区分公德和私德的重要标准,并在此标准下将儒学评价为消极性的私德,不过梁启超仍然重视儒学的消极性作用。从《论公德》到《论私德》,梁启超言论活动的重心虽然从公德转向私德,但是他的思想结构并没有变化,即始终是在消极性私德的意义上重视儒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4.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对新时代劳动模范的精神表征,不仅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更是一种崇高理想信念在职业领域的践行和体现。新时代劳模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自由自觉劳动的美德情怀,彰显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道德情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道德意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道德境界,因而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个人价值观、增益社会价值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5.
王郡玲 《管子学刊》2008,(3):114-116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所创立的思想学说,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它的现代管理价值等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86.
钟毅平  陈潇  颜小聪 《心理科学》2013,36(2):429-433
摘 要 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的方式,探讨权力对损失规避倾向的影响。实验一发现,与低权力被试相比,高权力被试具有较少的损失规避。实验二进一步考察权力影响损失规避的原因机制,结果发现,权力对收益的价值估计没有影响,但降低了个体对损失的价值估计,从而导致损失规避的减少。结果表明,权力除了激活个体对收益的趋近,还可能抑制个体对损失的感知,权力也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权力 损失规避 估计价值  相似文献   
87.
88.
89.
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初步系统阐释可以追溯到《哲学的贫困》,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作为观念论哲学的推崇者,蒲鲁东醉心发明各种科学公式,用建议意见自由意志等观念间的推演来解释价值形式的二重性与矛盾性,诉诸虚构的历史来描述所谓构成价值的基本内涵、决定因素、形成过程及现实应用。马克思从批判这些变戏法出发,揭示了构成价值的实质与矛盾,指出它无非是相对价值的另类表达且漠视建立在阶级对抗基础上的经济事实,故而不能适用于解释金银成为货币的经济原因、证实凡劳动必有剩余的定理。马克思此时的价值形式理论看似尚未超过李嘉图价值理论,实则在方法上尤其是尝试解决剩余价值问题方面实现了飞跃。相形之下,蒲鲁东的构成价值论虽由于旨在解决工人的贫困状况而具有部分进步意义,却终究无法摆脱沦为工人遭受现代奴役之公式从而被历史遗弃的命运。  相似文献   
90.
从自我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不一致性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分别以成就动机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成就动机的外显和内隐测量方式,同时采用自我决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相关;(2)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3)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自我决定在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