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67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球性领导者的素质与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有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领导来开拓全球性业务。章述评了对全球性领导素质的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全球性领导为了在全球复杂的竞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既要具备一些普遍的特点也要具备一些具体(idiosyncratic)的(特别是具体化中的)特点。而这决定了全球性领导的培训具有不同于以前管理培训的特点:进行化敏感性和全局性观念的培训。最后也提出了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品牌延伸评价中的学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莉  马谋超 《心理科学》2003,26(2):360-361
1 引言  品牌延伸 (BrandExtension)是一种品牌经营策略。它指的是公司在建立成熟品牌之后 ,对新产品继续采用已有的品牌名称的市场行为。这种策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被广泛运用 ,主要是为了应对巨额的新产品推广费用和高比率的新产品失败的风险。市场经理们相信 ,对新产品冠以已有的知名品牌名称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母品牌的知名度 ,减少初期的宣传费用 ;而且由于消费者对母品牌已建立的好感也可能迁移到新产品 ,因此新产品失败的风险也会有所降低。但是在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延伸行为都得到了预期的好处 ,很多…  相似文献   
93.
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沛  李晶 《心理科学》2003,26(6):1020-1024
本研究利用三段论评价任务,分析了已有信念与三段论逻辑状态间的交互影响,探讨了三段论推理判断中信念偏差的存在与作用机制,同时从信念偏差角度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发现:1.范畴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判断过程中存在信念偏差效应;2.信念偏差效应以逻辑状态与结论可信性交互作用的方式存在;3当逻辑结果与信念相一致时,信念会促进逻辑反应,反之则妨碍逻辑反应;4.信念偏差效应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单模型三段论问题影响最大,而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多模型三段论问题相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4.
元认知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汪玲  郭德俊 《心理科学》2003,26(5):829-833
对于元认知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无论是相关还是回归都不能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即是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路径分析表明,动机变量对元认知活动具有“供能”的作用;动机变量对元认知的影响有的是直接发生的,如考试焦虑、目标定向,有的则是以其它变量为中介而间接发生的,如动机强度、学业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95.
郭晓薇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03,26(6):1121-1122
1 引言股票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行为是投资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998年Barberis ,Shleifer,和Vishny基于代表性启发式等认知偏差提出一个解释股民过度反应行为的模型(取模型提出者的姓氏缩写 ,简称为BSV模型 )。该模型认为 ,在不知道资产价格的随机游走的规律 (即资产价格不可预测 ,宏观上看涨跌可能性各 5 0 % )的情况下 ,投资者往往根据股票收益反转的频率产生不同的认知偏见。在收益反转频率较高的时候 ,个体容易产生局部代表性启发式认知偏见 ,认为资产价格变化规律遵循“回复均值模式”(mean re vertingregime) ,在一个平均水…  相似文献   
96.
人格特质模型与特质进化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晨海 《心理科学》2003,26(4):753-754
特质理论始终是人格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之一,特质心理学家的主张虽然千差万别,但一般都承认两个前提,第一,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它反映了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与一致性,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特征。第二,人格心理学的目的是发现人格的基本特质,探索特质的形成以及它们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然而尽管绝大多数特质心理学家同意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有限数目的特质加以描述,不过究竟是几个以及哪几个却尚无法达成一致,下面就先简单回顾一下人格心理学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特质模型。  相似文献   
97.
阴国恩  张阔  王敬欣 《心理科学》2003,26(4):731-732
1 引言 类别学习和概念形成,既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组织和贮存知识的基本方式。自上世纪50年代Bruner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经典研究之后,分类及分别学习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以往的分类研究多以事物的感知特征为出发点,强调自下而上的加工(基于相似性的加工);而在基于理论的类别观被提出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分类活动中自上而下的加工(基于知识的加工)开始受到重视,知识效应问题成为概念心理学领域的新热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有望为深入理解概念和类别形成的机制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8.
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华  庞丽娟  陶沙  陈瑶  董奇 《心理学报》2003,35(6):810-817
从北京市10所幼儿园中选取234名3、4岁的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的方法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考察。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1)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具体讲,数、计算、测量、空间/几何和模式认知能力五个维度共同解释着儿童早期的数学认知能力;(2)不同年龄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具有稳定性,但是结构模型并不完全一致,某些项目的解释率有所不同;(3)男、女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模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
双陈述任务下演绎推理的错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心理学报》2003,35(5):636-642
研究了双陈述任务下的复合命题推理和三段论推理的错觉。被试为暨南大学本科生60名。使用冠有“只有一个陈述是正确的”作为限制条件的双陈述推理任务。实验1为纯命题任务,实验2为角色化任务。t检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只考虑了正确的陈述,却忽略了错误的陈述而出现推理的错觉。结果支持了心理模型理论中的正面表征原则,初步提出正反信息转换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0.
复合命题理解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命题-图形匹配实验法,探讨了儿童、少年和青年人三个阶段的5种类型复合命题理解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增长,复合命题理解能力迅速提高;(2)对复合命题理解的难易,决定于构建的心理模型的数目.理解能力的发展根据心理模型的类型呈现不同的步调,单模型命题的理解在小学阶段已经很好地获得发展,双模型命题则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发展,三模型命题发展较迟,直至成年仍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