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孤独症碎镜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寅  陈巍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2):297-305
孤独症是泛指一大类在社会交往、沟通方面存在功能缺陷的疾病, 至今病因尚未阐明。“碎镜理论”作为孤独症研究领域的新兴理论, 在神经—认知层面较先前理论更为全面地解释了孤独症的各种临床行为表现, 并为这些异常行为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统一性的研究视角。文章首先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进行了简介, 在此基础上对碎镜理论的由来及其与孤独症相关功能(包括动作识别与模仿、心理理论、共情以及语言理解)缺陷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最后通过区分主动模仿和自动模仿, 就镜像神经元系统及其调控系统与孤独症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2.
情绪性记忆的主动遗忘, 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遗忘带有情绪色彩的记忆内容, 但更多的是那些带来痛苦的负性情绪性记忆。主动遗忘又分为定向遗忘和压抑遗忘, 项目法和字表法是实验室中研究定向遗忘的主要方法, 而白熊任务和TNT任务是研究压抑遗忘的主要范式, 研究者们围绕两种遗忘做了大量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更关注情绪性记忆遗忘的不同心理机制, 不同研究范式与心理机制的交互作用, 情绪性记忆遗忘的个体差异, 情绪性记忆遗忘中事件遗忘和情绪反应遗忘的分离等 问题。  相似文献   
133.
张宝山  袁菲  徐靓鸽 《心理科学》2014,37(1):197-204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产生主要受到情境线索、所在刻板印象威胁群体的集体表征及群体认同、信念和动机等个人特质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认同威胁模型为基础,针对影响刻板印象威胁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分别从改善情境、改变认知图式和训练积极的内隐态度和动机等多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干预刻板印象威胁可能采用的策略,主要包括提供对困难的外归因、提供角色榜样、启动积极身份特征、提供多重社会身份信息、鼓励自我肯定、强调智力增长观、训练积极内隐态度及重塑任务环境等。在系统梳理各种干预策略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4.
旨在探讨英语阅读策略培训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以及英语成绩的影响。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英语阅读策略培训,使用几次英语阅读测试和自编的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研究结果发现:(1)英语阅读策略培训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阅读成绩;(2)与高水平学习者相比,中、低水平学习者可从策略培训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5.
王墨耘  尹鹏飞 《心理科学》2014,37(6):1392-1396
先前抽样组合问题研究表明达到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成绩表现并不一致,作者分析猜想可能的原因是组合元素数量增加会降低被试的抽样组合成绩。现在实验考察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以组合问题中的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为自变量,设置了五选三、七选三和七选四的三种抽样组合问题条件。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总体元素数量和样本元素数量的增加,被试的组合成绩明显下降。这表明,青少年的抽样组合思维能力虽已获得,但随组合元素数量增加而表现出倒退,并没达到成熟的一般性;其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区分。  相似文献   
136.
气候变化是指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气候方面的改变, 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及行为均有影响, 这些心理影响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渐进式的。目前已有的研究发现, 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问题聚焦、情绪聚焦和意义聚焦三种, 而意义聚焦可能是其中最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界定某些重要概念, 并使之能够操作化, 需要探讨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国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137.
规划谬误是指人们在估计未来任务的完成时间时, 倾向于过度乐观, 低估任务完成时间的一种现象。规划谬误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规划谬误理论和记忆偏差理论。规划谬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认知因素、动机因素、个体的经验水平、目标任务的性质等。规划谬误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与过去的经验相联系、从第三人称视角进行估计、任务分解及时间分配。未来的研究主要从规划谬误与策略性误解、乐观偏差、过分自信的关系, 规划谬误的产生根源、规划谬误的跨文化研究、规划谬误的研究范围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8.
采用“5/4模型”类别结构探讨了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设置了两种学习条件(“知道样例量”和“不知道样例量”), 分别探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以及所形成的类别表征。106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中,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显著, 知道样例量组的学习效率高于不知道样例量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对类别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来实现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不影响两种学习条件的学习后形成的类别表征, 且两种学习条件的被试自始至终表现出样例学习的表征模式。  相似文献   
139.
李晓明  谢佳 《心理学报》2012,44(12):1641-1650
本研究旨在探讨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 在被试进行决策前, 分别采用图片和短片诱发其与当前决策任务无关的偶然情绪, 然后要求被试完成选择任务, 并从决策结果和决策过程两个角度考察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发现, 当可选项中不存在1个优势选项时, 与正性情绪相比, 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而个体对决策信息的加工深度在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相比于正性情绪, 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采用更深入的加工策略, 增加了决策难度, 进而提高了个体的延迟选择倾向。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以追踪研究的方式, 在汶川地震后3.5年、4.5年和5.5年三个时间点, 采用反刍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 考察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 震后3.5~5.5年间,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主动反刍具有跨时间点的正向预测作用, 主动反刍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跨时间点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跨时间点的相互正向预测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跨时间点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 但震后3.5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通过震后4.5年的主动反刍间接地正向预测震后5.5年的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横断关系随着时间历程的变化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