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天主教》2007,(4):29-29
宗怀德主教虽然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特别是他那爱国爱教的一腔豪情,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毫不动摇的信念,时刻激励着我们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福传道路上勇往直前。宗怀德主教在担任一会一团的领导期间,无论在处理日常事务、培养教会接班人,或是指导各地教会的牧灵福传工作等方面,始终秉承基督爱的服务精神,在灵修素养、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那虔诚纯朴的信德和独具人格魅力的工作与生活作风,是中国教会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了纪念宗怀德主教逝世10周年,我们发表一批神长教友所写的纪念文章,以此对这位德高望重的主教进行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对福建闽清金沙堂张圣君信仰的个案考察,探讨在当前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民间信仰是如何做出积极的自我调整和主动适应,指出张圣君信仰作为传统农业神在当代的复兴除了国家政治大背景的宽松之外,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行为惯性、地方化的阐述和期望、与时俱进的信仰民俗,管理人员注重信仰联谊、文化层次的提升并积极参与地方的现代化进程,是传统农业神在当今成功转型和复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佚名 《天风》2013,(4):13
人人都希望拥有幸福美满的和谐婚姻,但这不等于那个家永远不会有矛盾。几乎所有夫妻都会有争吵或意见不合的时候,只是聪明的夫妻会知道如何驾驭"战争的局势",懂得妥善处理纠纷。所谓"办法人人都有,各有巧妙不同"。这里特别提出十个"不要",供夫妻间出现不同意见或忍不住要争吵时提醒,可要记住哦!  相似文献   
44.
金志成  张雅旭 《心理科学》1998,21(3):209-213
本研究以汉语单字词灰材料,使用反应时技术,考察在归类任务中分心物的位置因素是否也与分心物特性因素一样,影响被试对探测显示中目标的反应时间,结果表明,RTDT不随主物位置数目变化而变化。只随着分心物特性数目变化而变化。由此得出,象归类这种属于语义表征的、与位置无关的任务 并不抑制分心物出现的位置,并可进一步推论,分心物抑制可能是一种灵活机制。  相似文献   
45.
采用《特质宽恕量表》测量了102名大学生的特质宽恕能力,并通过Flanker任务和情景回忆法评估了被试的认知抑制和人际宽恕水平,目的是探讨特质宽恕、认知抑制与人际宽恕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认知抑制、特质宽恕与人际宽恕各维度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除认知抑制与仁慈动机之外);(2)特质宽恕对回避、报复和仁慈动机均具有预测作用,而认知抑制则只对报复动机具有预测作用;(3)特质宽恕与认知抑制对回避动机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仁慈动机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
以追踪研究的方式,在汶川地震后3.5年、4.5年和5.5年三个时间点,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反刍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对汶川地震后2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考察社会支持、主动反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震后3.5年至5.5年间,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之间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PTSD对社会支持的跨时间点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对主动反刍具有显著的跨时间点正向预测作用。震后3.5年至4.5年间,社会支持对PTSD的跨时间点负向预测作用、主动反刍对PTSD的跨时间点正向预测作用均显著,但是这些作用在震后4.5年至5.5年间变得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47.
空间选择性注意研究的新进展——返回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金志成  陈骐 《心理科学》2000,23(6):710-714
返回抑制(inhibitionofreturn,ior)是Posner等人在考查注意提示(attentionalcueing)效应时发现的。Posner(1980)首次使用“空间线索技术”研究注意的定向问题…。实验结果发现,如果在一个靶子呈现之前,注意被提示线索预先,有效地分配到靶子位置,那么检测此靶子的反应潜伏期缩短,即有一个收益;若相反,则会有一个损失。研究者们将其中的这种收益(即在有效预提示位置上对靶子检测的易化)称为“注意提示效应”。这种效应在注意的内部和外部定向中,以及内源和外源定向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48.
彭雨笛  谢恬  马宁 《心理科学》2023,(2):282-290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综合主观感受及客观行为表现考察我国大学生群体在一天内的节律变化。总体上,大学生的日间节律呈现出“上午(9:00~11:00)最佳,午后(13:00~15:00)下降,晚间(19:00~21:00)回升”的变化规律,但主客观指标反映的日间节律与不同神经行为功能的节律表现存在差异:客观警觉性注意在日间表现基本稳定,而主观困倦感午后波动明显,个体在15时的主观困倦感升至日间最高水平,而客观行为表现均已好转;17时,个体的主观感受、客观警觉性和工作记忆表现较好而抑制控制表现变差;19时,个体主观感受、工作记忆表现不佳而抑制控制表现好转。此外,上午至午后(9:00~13:00),个体在不同认知负荷下的工作记忆表现也存在节律差异。本研究为个体合理规划日常活动、优化工作安排、提升生产安全等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进一步探究我国个体的日间节律和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49.
大脑中线电极诱发的μ抑制波(包括α和β频段)是人类镜像系统活动的电生理指标。尽管音乐情绪表现被认为是通过模仿个体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的, 但是尚未有研究探讨人类镜像系统与音乐情绪加工的关系。本研究通过EEG技术, 采用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 探究人类镜像系统是否参与和弦情绪的自动加工。愉悦或不愉悦的和弦启动情绪一致与不一致的目标面孔。行为结果显示, 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情绪不一致面孔的反应。EEG结果显示, 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500~650 ms之间, 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 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了β频段的去同步化。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300~450 ms, 无论是情绪一致, 还是不一致条件, 都诱发了α频段的去同步化。源分析结果显示, μ抑制波主要出现在人类镜像系统的相关脑区。这些结果表明, 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与人类镜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为考察攻击性信息对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返回抑制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分别将攻击性及中性词汇作为靶子(实验1)和线索(实验2)呈现。实验1发现,脆弱型和安全型高自尊组对攻击性信息均存在注意捕获,从而使攻击性信息的返回抑制量降低。实验2发现,脆弱型高自尊组对攻击性信息存在注意解除困难,从而使攻击性信息的返回抑制量降低。脆弱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信息存在过多的注意维持,降低了视觉搜索效率,这可是其好发攻击性行为的潜在认知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