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2篇
  1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高度,从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度,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关键在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2.
儿童2-4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陌生同伴交往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用纵向追踪的实验室观察研究了儿童2岁、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及其4岁时与陌生同伴交往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能预测其在4岁时的社交发起行为缺乏,但不能预测各种游戏活动类型。儿童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与其单独一被动活动、平行活动及社会互动活动呈显著负相关;与交往中的抑制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分数能预测儿童交往的主动性的缺乏。稳定极端抑制儿童和稳定极端非抑制儿童在抑制行为、平行游戏、社会互动游戏、社交发起和玩新奇玩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3.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市619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受欺负对网络欺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①网络受欺负正向预测网络欺负;②攻击规范信念在网络受欺负对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网络受欺负对网络欺负的直接效应受到自我控制双系统中控制系统的调节:网络受欺负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在控制力较低的青少年中更显著。研究揭示了网络受欺负与网络欺负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从自我控制角度进行的干预。  相似文献   
94.
聚焦情境线索对旁观者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探讨状态共情的中介作用和攻击行为规范信念的调节作用,采用两水平(情境线索:文字、文字+视频)的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对符合实验要求的94名被试施测。结果显示:(1)情境线索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以状态共情作为中介变量,情境线索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边缘显著。(2)情境线索对状态共情的预测作用显著,状态共情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3)将攻击行为规范信念放入模型后,状态共情与攻击行为规范信念的乘积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不显著。研究表明,欺负事件情境线索的丰富程度影响了旁观者的状态共情,从而影响到旁观者针对欺负者的网络欺负行为。  相似文献   
95.
个性化工作协议是员工和组织通过谈判协商,自愿达成的非标准化工作协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探讨了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分析230对"员工-主管"匹配数据,本研究发现:个性化工作协议增强了员工基本心理需求满足(能力需求、自主需求和关系需求),促进了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其中能力需求满足中介了个性化工作协议对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影响;此外,较高水平的工作负荷不仅增强了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能力需求/自主需求满足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个性化工作协议通过提升能力需求满足,进而提升员工主动性职业行为和创造力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6.
以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2×2被试间设计,探讨电脑游戏暴力对个体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情绪和攻击性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暴力电脑游戏导致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增加。游戏与性别和攻击性特质的两重和三重交互作用不显著;(2)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的攻击性情绪无显著影响;(3)暴力电脑游戏启动了攻击性认知。游戏、性别和攻击特质这三个变量在攻击性认知上交互作用显著,对于男性,暴力电脑游戏在高攻击性个体身上比低攻击性个体启动了更多的攻击性认知;对于女性,暴力电脑游戏对高低攻击性个体攻击性认知的启动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7.
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是认知控制研究的新视角。前者通过在反应前维持目标相关信息的表征来预防冲突, 后者在反应时重激活目标相关信息以解决冲突。个体能够在这两种认知控制间进行权衡从而形成最优反应。通过AX-CPT等实验范式, 辅以ERP、fMRI技术可分离两种认知控制, 并观察到认知控制相关的脑区在激活时间和强度上的差异。个体生理发展、认知因素(期望、流体智力、训练)、非认知因素(情绪、动机等)均能影响认知控制的权衡。未来的研究应多关注这一权衡的内在神经机制和认知机制, 并与传统认知控制研究相结合, 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低调     
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叫人知道、叫人关注。高调必须强势,不怕攻击,反过来愈被攻击愈受关注,愈成为一时舆论的主角,干出点什么都会热销;高调不仅风光,还带来名利双赢,所以有人选择高调。但高调也会使人上瘾,高调的人往往离不开高调,像吸烟饮酒愈好愈降不下来,降下来就难  相似文献   
99.
周风  王伟 《中国宗教》2022,(11):72-73
近年来,山东省基督教两会不断增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日日做功的毅力和久久为功的定力,不懈探索、积极作为,努力引导山东基督教更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主体观实际上是指人民群众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主动性,它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高度一致,其立论根基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群众主体观不仅体现在肯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而且体现在肯定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